前几天,有位高管家暴妻子的视频被推上热搜。作为看到视频的人,怀着强烈的愤慨,恨透了施暴者,同情被害者。
然而,最近看书,竟然发现了有四种心理防御类型。其中,讨好型很容易被当成受气包,成为被害者。甚至,有病态者,竟然会因为被指责被批评而感到被爱。
很难想象,竟然有人喜欢装可怜,装成弱者,并且在别人的批评中感到幸福。或者那不是装,仅仅是喜欢,习惯性的成为弱者的感觉。
电视电影节目里是有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也很多或主动或被动成为那个受气包。
一、萨提亚和霍尼
家庭心理治疗师萨提亚,研究功能失调家庭时,把儿童应对情感等的策略分为四种: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
这四种类型的划分,使用了自我、他人和环境来区分。讨好型就是模糊甚至丧失自己的感受,关注他人;指责型是只关注自己,忽视他人感受;超理智型,是关注环境,忽视自己和他人感受,希望世界按照规则行事;打岔型,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掌控比较脆弱,忽视环境,常常打断别人关注的主题,跳跃式思维。
只有把失去的,忽略的找回来,人才完整。
精神分析学家霍尼把人的防御模式分为三种:服从型,攻击性和退缩性。
讨好型,服从型的人,渴望被别人关爱,希望通过关注应该做什么,来讨好,来获得关注,获得爱。
当然,这些只是做了表现的划分,是一种思维架构的模型,只用于帮助我们或者方便我们认识和识别情感类型。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内心的类型和防御机制,我们有可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性格的确实,或者更好的关注自己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二、生活的解构
生活总是充斥着各种复杂和具体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需要面对。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给我们带来了深深地影响,也许这些影响植根于心底(潜意识),我们平时发现不了。
只有当我们真正面对自己时,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方式,原来别人不止是标签化的人,还隐藏着某种行为模式。
我们通过读书,通过与别人沟通,构建了各种思维模式。就像是透镜,通过这个透镜,我们能够解构出不一样的结论。
就像人的眼睛,不论色觉、色阈还是色度,都是有观察范围的。我们学到的思维模式就是显微镜,帮我们看到微生物;三棱镜,协助我们看到彩虹;天文望远镜,捕捉到遥远的星空,甚至暗物质。
当我们命名了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时,我们才更好的看到,原来我们对自己的关心真的不够。
三、很好的爱自己
爱自己的人才更有魅力。我们没必要一味讨好他人,不管这个人是与你相伴一生的爱人,还是抚养你长大父母。
你掩埋自己的情绪越深,自我的需求也会越强烈。就像火山,内部压力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突然爆发。
生而为人,不是圣人!自爱者人恒爱之。
当你好好的关注自己,体贴他人,还能依靠社会道德和规律做人做事,也许就可以达到孔夫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