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野外边走边记
山峻匿仙,岗什卡巅冰雪皑皑,无论春秋冬夏。
水急潜龙,湟河湟鱼洄溯湍湍,清黑两分波澜。
云不厌白,阿咪东索若隐若现,徘徊天光云影。
草不厌肥,祁连山原依偎绵延,绚烂五彩牧群。
菜亦成花,鲜黄芸薹染遍旷野,铺洒浑金璞玉。
湖亦成海,青海湖水变幻旖旎,涤荡尘世缱绻。
长路驱驰,跨谷越岭专至罕迹,穿梭无尽光阴。
大道沧桑,纵横寰宇横刀待谁?惟我地质人君!
(20190711祁连山野途20200515修改)
注:
1.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光熠熠,宛如一条玉龙 ,也是门源境内群山之首。
2.湟水河:湟水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被称为是“青海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在甘肃省永靖县和青海省民和县之间注入黄河。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是黄河主要来水源之一,也是兰州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下游河谷宽阔,富水力资源,开发有大量中小水电站。
3.湟鱼洄游:湟水河中的裸鲤俗称湟鱼。湟鱼是青海湖中特有鱼种,属冷水性鱼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湖中的湟鱼,原本是淡水鱼,为了便于排出体内的盐和碱,慢慢进化褪掉了身上的鳞片,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裸鲤,一年长一两,十年才能长1斤重。青海湖是咸水湖,水深浪大,不适宜湟鱼生产繁殖。于是,每年5—7月的产卵季节,湟鱼都要逆流而上,在水流坦缓的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及其支流的淡水河道里产卵。上溯距离越远,幼鱼成活率越高,等小鱼长大后会回到青海湖。逆流的过程十分艰苦,最长的距离超过100公里。湟鱼洄游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鲤鱼跳龙门”的景观每年都在青海湖上演,蔚为壮观。
4.阿咪东索:藏语,意为千兵哨卡,汉俗称牛心山,海拔4667米。祁连地区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信仰藏传佛教群众敬奉阿咪东索为祁连众神山之王。一山尽览四季美景是阿咪东索景色的写照。
5.祁连山:祁连山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雪山纵横、物种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每年7、8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中。
6.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13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地质运动,让隆起的日月山挡住了青海湖流入黄河的水道,使青海湖失去了奔向大海的可能,从外流湖变成内陆湖。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带来了土壤中的盐和碱。虽然日照蒸发让水在湖泊、空气、土壤和河流之间循环,但盐碱却无法循环,它们沉积在青海湖中,浓度慢慢增加,把淡水汇聚成的湖泊变成了现在的咸水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