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对侠的解释实在秦时明月里盖聂对天明说的“侠是一个大人下面两个小人,就是强大的人要保护弱小的人”,说的挺好的,也从一方面诠释了侠,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也是中华武林的传统;金庸对下的说法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另一方面诠释了大侠,但归根结底确实一样的,即强大的保护弱小的,千百年来,不乏一些武林高手,智士能人,但又有几人诠释了侠呢,但不可否认,正是那些真正的侠发扬了侠道,侠义他们都无不令人敬仰,无不令人羡慕崇拜,可这个社会不平的事太多太多,侠客又能管得了多少,武功再高,也躲不过子弹,他们终究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年轮,在枪炮打进来的那一天,就注定他们有一天会被淘汰,可就算武功没了用武之地,但侠义的精神却永垂不朽,即使手无缚鸡之力,也有人在伸张正义,从前的那个江湖没了,但侠道还在
秦时明月在诠释侠,一群侠义之士反抗暴秦,虽千万人吾往矣,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悯,有重情重义,一言九鼎的高渐离,有为一句承诺而不惜背叛帝国的剑圣盖聂,有敢于担当,即使面对重重险阻甚至是面临生死抉择,也绝不退缩逃避,敢于面对强敌的天明,他们无一不在用表现用行动诠释着侠义,诠释着舍身取义的侠义精神。越到后面,越明白了天明,这个主角虽看似嬉皮笑脸,一无是处,可每每到了关键时刻,都是他在鼓舞激烈着大家,也每每是他在关键时刻解救大家,那么多危险,他从未逃避过,就是这样一个傻小子,一次又一次诠释着侠义,或许他并不是很强,但是他有一颗帮助弱小,扶危济困,敢于直面死亡直面险境的勇气,明知前方是死路,但为了亲友,也依然义无反顾,这比那些六亲不认惨无人道的剑道高手不知高明了多少,然我们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与气概吗,而正是这个看起来傻傻的小子传递的
金庸的侠,有快意恩仇,有扶危济困,但他真正要体现的侠是为国为民的侠,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真正做到的是郭靖郭大侠,他从小就拜江南七怪为师,这七人虽然武功不高,却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处处以侠义为先,而郭靖也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受了他们的影响,可以说,江南七怪没虽没有教会他武功,但却造就了他的侠义心肠,再加洪七公引导,最后通过自己努力,终成一代大侠,可郭靖成名之后并不想别的高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而是走了一条镇守襄阳城,为国为民的路,他为了城中百姓,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自断绳索;甚至为了一城百姓,一座城池忍痛割爱舍弃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就连自己也献身给了大宋,而这一切,只是为更多的人,更多的生命,他真正诠释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诠释了何谓大侠。
然任何一条路都有它的尽头,侠之一路也不例外,到洋枪洋炮打进来的那一刻,就注定我们的武林会走向衰亡,可后来张北海的侠隐问世了,我们又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武侠,逐渐退隐的侠,江湖上的事,自然有江湖上的规矩,可有人就不按规矩,于是就出来恶人,出了门中败类。武功再高,身法再快,也比不过子弹,太行派,太行剑顾剑霜,四十年的武功,一颗子弹就没了,四条人命,几发子弹就结束了,李天然呢,也九死一生,差点命丧黄泉,幸好天可怜见,捡回了一条命,然这条命也就只是为了报仇,但如若能手刃仇人,死又有什么遗憾呢,在报仇的路上,杀了仇人也只能借用燕子李三三爷的大名,之后,他师叔德玖死了,是被人用枪打死的,太行刀德玖,几十年功夫,同样一颗子弹就没了,李天然呢,他功夫再高,又能改变什么,时代变了,他们的那个武林早就名存实亡了,最后报仇时,也是用枪解决的,武林中的人,江湖规矩都被法律取代了,侠也都隐退了,至于武林,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武林了,变化太大,也说不清了
到头来终是梦一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侠们终退出了舞台,一壶浊酒喜相逢,惯看秋月春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