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民死亡教育”上热搜:90%的中国父母都欠孩子一堂告别课

“全民死亡教育”上热搜:90%的中国父母都欠孩子一堂告别课

作者: 小叶子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23:38 被阅读0次

    “我们每一个逝去的亲人都会变成流星,在我们心里想他们的时候,过来偷偷地亲吻我们一下。”

    这是江苏常州幼儿园的一门特殊的课程,也是在网上引起热议的话题——死亡教育。

    该幼儿园负责人表示,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还记得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发声,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当时还上了热搜,网友们纷纷热议。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是啊,关于“死”这个字眼,大部分中国人都讳莫如深,不肯轻易提及,更不会将它传达给自己的孩子。

    而江苏幼儿园的这项特殊课程,却由“一只皮球虫的死亡”,将沉重的话题巧妙地传达给了孩子,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以及更好地认识生命。

    孩子们在给昆虫“火化”

    育儿专家张雪峰说过这样一段话,引人思考:

    “生命教育应当尽早地进行,让孩子正确地直面死亡,懂得生死的含义之后,才懂得对世间万物的珍惜。”

    深以为然。

    让孩子懂得生死,他们才能更明白活着的意义,也才能更珍惜,这有限而又宝贵的生命。

    01

    孩子对生命越无知

    越无法重视生命本身

    今年5月份,一则“哥哥为证手游复活情节携妹妹跳楼”的新闻,牵动了万千家长的心。

    新闻中,11岁的哥哥,牵着9岁妹妹的手,想试下他们会不会,像游戏中那样死而复活,于是从家中四楼跳了下去。

    但等到经历了4次病危通知,承受着身体和心灵巨大的疼痛煎熬,并终于脱离危险期后,11岁的哥哥才意识到:

    “游戏里都是骗人的,人不会死而复活,人都只有一条命,所以要好好珍惜。”

    可是,这样的领悟,来得是多么的晚;而这样无知的代价,又是多么的大。

    虽然新闻中,父母把孩子跳楼的原因,归咎于游戏的过错,但大部分网友却认为,这是父母的失职。

    “高空危险是常识吧?常识上的问题为啥要怪游戏?教授孩子常识难道不是家长的责任?

    惨,这真的是无知造成的了;

    管管孩子吧,这是大人的失职……”

    听过一句话:“孩子对生命越无知,就越无法重视生命本身。”

    正因为无知,所以缺乏应有的敬畏,所以才随意践踏生命,弃之如敝履。

    而这种无知,需要有意引导,更需要重点关注。

    因为,只有当孩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他才会懂得生命的脆弱与可贵,也才不会轻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是有且仅有一次的,短短的人生历程。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享受这短暂而又美好的一生,而不是轻率地、随意地抛弃它。

    02

    死亡教育

    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的人生一课

    心理学家李雪说:“每个孩子自杀,根源在父母,责任在父母。”

    前段时间,扬州14岁的男孩从31楼跳楼身亡。

    事情的起因是,小男孩的周末作业没写完,和妈妈发生了争吵,妈妈一气之下,把他的作业撕了。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儿,但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让男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微博底下有条评论,是这样说的:“不该用自己的生命去惩罚别人。”

    如果我们能提前让孩子意识到,生命是自己的,而不是用来惩罚他人的,或许就会少了很多这样的悲剧。

    但这世上没有如果,就像生命没有第二次重来的机会。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我们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而这个数据正在逐年上升。

    9月,湖北武汉,一名初三14岁男生,被家长扇耳光后跳楼身亡;

    10月,一名高二少年,留下一封千字遗书后,结束了自己年仅17岁的生命;

    12月,安徽一名17岁高中女生跳河自杀……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提醒着我们,死亡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是啊,死亡教育是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的人生一课。

    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曾说:“孩子如果没有了生命,学再多知识都是无效的。”

    我们,不能因为忌讳,不能因为沉重,而选择避而不谈。

    要知道能够拯救儿童青少年自杀的,除了社会的力量,还有教育的力量,即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包含“死亡教育”的生命教育。

    教育学博士张淑美说过:“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生命的真谛需要我们慢慢去领悟,而死亡的奥秘却需要教育的启迪。

    理解死亡才能珍视生命,直面死亡才能懂得生的可贵。

    而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一直就该是孩子应有的教育启蒙。

    03

    最好的教育

    就是让孩子直面死亡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关于“死亡与生命”的话题,我们或许可以在,一部经典影片《寻梦环游记》中找到答案。

    这部电影是以一个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的视角展开的,他在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亡灵的世界。

    在这个亡灵世界里,死去的亲人并没有真正地离开,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我们,但当活着的人世间再没有人记得他们时,也就是他们的灵魂消散、真正死亡之时。

    正如《寻梦环游记》的导演所说:

    “死亡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人们总是忽视它的存在,不敢相信。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我们都要面对它、经历它。这个既残酷又很有力量的现实,我很自豪我们从来没有隐藏过它。”

    而这,正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

    以一种温情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并不可怕,它是生命的反面,是生命的补充,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是啊,死亡本身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我们一直避而不谈。

    对我们来说,没有“死亡教育”的生命教育,终究是不完整的。而最好的生命教育,莫过于让孩子直面死亡。

    通过直面死亡,让孩子明白,死亡并不是禁区,它是同吃饭、睡觉一样,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唯有如此,当身边的亲人突然离世时,孩子才有可能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以更从容的态度面对生离死别,并带着他们的爱,继续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人世间。

    就像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的那样:“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

    死亡是生命历程的最后一步,懂得了人终将离开,孩子才能学会坦然面对,也才能学会珍惜当下,珍惜家人,以及珍惜生命。

    04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呢?

    1.阅读相关绘本

    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汤姆的外公去世了》,都是给孩子讲死亡、讲生命的优秀读物。在生动有趣的绘本阅读中,让孩子懂得“死亡”的意义,体会生命的美好。

    2.借助传统节日

    在清明节等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里,家长可以带上孩子一起,让孩子在体验死亡的肃穆和凝重之余,同时也能体会到缅怀背后的意义。

    3.通过植物、动物等

    枯萎的花草,去世的小鱼儿、小虫子,都可以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方式。

    我们可以为它们举行一个小小的葬礼,在这种死亡的仪式感中,建立起孩子对死亡的初步认识,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蒙台梭利说过:“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而我们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死亡,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死亡教育从未缺席,而爱和温暖一直都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民死亡教育”上热搜:90%的中国父母都欠孩子一堂告别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fo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