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以十年为单位计算过去的时候,简直可怕。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嫌时间过得慢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多,我骑着自行车在城北的国道上,向福利院地址行进。这天要去找福利院办公室,洽谈儿童节给孩子们送礼物的事。
第一次去,地址不好找,在石材厂和村屋当中弯弯曲曲穿行,村路坑坑洼洼,还好没下雨,下雨就是“红军过草地”的情境重现了。
这时,在遥远的四川,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我在开阔地带里,虽说有点小震动,以为是石材厂附近运输车的震动,就没留意。晚上才听说了汶川地震的事。
然后,就有这场地震后面的故事,各种意外碰撞,各种奇人异事,包括我一年后在川北渡过四季,5.12周年纪念日之后,认识了小熊,接下来几年最终演变成了半个东北人……其中最大的收获,当然是许多“没有血缘的家人”,成了一生的朋友。
说回福利院的事。当天见到了院长,征得同意,可以在儿童节当天把我店里大家手工做的礼物送过去,了解了小朋友的年龄段和大概情况,我就高高兴兴回去准备了。
那是第一次与福利院小朋友结缘。后来的两年内,基本能每个月去一次探访。
院外的泥路总是烂得出奇,晴天,有运输碎石的大卡车扬起满天尘土,雨天,深深的车辙让我们无处下脚,车开过去也容易蹭底盘。这条路一直是我们心目中著名的“泥泞之路”。
有时候我们会绕着走村里的田基。这石山围绕的小村落,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貌,还是很有趣的。
我们对每一次探访都做好预前功课和事后反馈,因此与福利院建立了稳固的友谊。
孩子们也慢慢的变化着。每年都有“新闻”,有喜有忧。
兔唇婴儿小淑,在第三年终于被美国家庭收养。
地贫儿阿光,第二年去世了,在世上只渡过了五个春秋。他让我们怀想了许多年。
智力滞后的娜娜,从小就知道照顾身边比自己年幼的小伙伴们,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姐大”。第九年,她十二岁的时候,上了市里的特殊学校。
双目失明的大伟,从刚来时候整天要抱抱,到后来的沉默安静,越来越懂事,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沉重。他来的时候大约不到三岁,还能说出自己的全名,不肯改用福利院起的名字。
常露“金牌笑容”的娟娟,做过巨结肠手术后,用两年时间学会了行走,现在俨然又一个“大姐大”。
还有……还有每年停留得更短的孩子,有的我们甚至没能见上一面。
在孩子们心中,“十年”到底有多长呢?
在我们眼里,他们慢慢成长,十年积累了许多变化,尽管缓慢,生活中除了生病和死亡没有更大的变化,他们总是一个小群体的存在,没有戏剧,但有倔强的生命力。
我们年年走这条泥泞之路,这条路有时也成了考验友谊有多铁的证据。
离开家乡住在外省之后,每年只能春节前去探望,竟也坚持下来了。2008到2018正好十年。
福利院周边的变化很大,这片土地上的石材厂基本搬迁完毕,政府规划了“大学城”。通往福利院的路面首先是硬面化,后来就建成了崭新的市政路。过去人们说起城北的福利院,只觉得偏僻又荒凉,现在显然日新月异了。
每年春节给孩子们送新年礼物,已然成为我们一群朋友的“传统”,虽然我们并没有特意的成立组织。我将之称为“休闲公益”,因为都是小城里的居民,或与小城有着关系的年轻人群,在自己的闲暇时间,以简单轻松的形式参与“送礼物”活动。因为家庭或工作原因不能参加活动的朋友,也会参加线上费用分摊。这份从“泥泞之路”出发的友谊,也历久更浓。
今年2月,福利院搬迁,新址在城北另一个村里。我们探访了旧址,又去新址帮忙做新年装饰。这天的阳光很好。旧址里,孩子们可以去院里晒太阳。新楼刚落成,人们忙着安排家具与设备,一片繁忙。我们在新楼里布置活动室、公共客厅、食堂,把新春装饰挂起来,真有了过年的喜庆感觉。
在人生长途中,这也是其中一个“十年”。
此刻我在春运的动车上写下这些话,无他,只是为了纪念这件事。祝大家新年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6021723/eeeaf7550ed43229.jpg)
2018-2-03 春运路上匆匆
2018-2-11另一段春运路上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