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上日期,才发现时间已至12月份,依照农历计算,这个日子离我生日很近。
于是翻看日历,果真,下星期四是生日。
说实话,也没多大惊喜,生日对于我而言,过与不过无谓,平平常常的日子,我始终不明白,为嘛要兴师动众,搞得大惊小怪的,且不说做作,更浪费钱财。
有这种看法,或许,与我自小的教养环境有关。
印象中,过生日,买蛋糕,做特殊菜品款待“寿星”,在我们家,向来似乎从没有过,就算母亲偶有记起我们生日,顶多煮两个蛋,一时错过了也就错过,而且说实话,错过的时间居多。
仪式感的缺失,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情商不够,但我在想,日子,平平淡淡过,何尝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当然,观念有时是每个人的执念,各说各话,各有各道理。怎么说呢?生活方式不同,感受快乐的方式各异。
不过,说到改变观念的问题,我不由想到昨天蔡志忠讲的故事。
他说,有一次到香港,买了个榴莲,回宾馆剖开后,无论从气味还是颜色上看,都像极了婴儿的粪便,没办法入口,最终扔了。
后来有一回到马来西亚,看到两个人在街角津津有味吃榴莲,狠狠心,又买了一个吃,发现榴莲的味道好极了,返回乘坐在飞机上,居然后悔当时没吃两个。
蔡志忠讲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台下观众也附以他开心的笑。
这样来看,人的观念有时还是得变一变,用蔡先生的话说,转变观念虽难,但不一样经历,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体验。
儿子上高中后,他寄宿城东,我任教城西,两地相隔十里,每天早出晚归,担心上班会迟到,习惯了骑电动车赶时间。
可这几天,气温骤降,天冷得厉害,每天骑着电动车穿行在城市的东西两头,寒风扑面,一到家,全身似被冷水浸泡,最可怜的是双手,虽有棉套罩着,但仍有冷风直钻入内,停车取出手,有时手竟僵得无力握紧。
每天忍受着“寒气”的煎熬,似乎习惯了与他的相依相伴,潜意识里,从没想过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与之对抗,我想,或许更多的原因是担心上班迟到。
今早,待我正想推电动车出门,发现山地自行车上积满灰尘,按按轮胎,也是气量不足,不知儿子最近是否骑过,但看这“脏污”的模样,猜想它呆墙角已有些日子,心里寻思着,再不骑,车都成展品了。
看看钟,7:10,离上课还有半小时,于是一咬牙,便蹬它上路,路上,依然是冷风吹面,可身子骨却少了往日的瑟姿态,到校后,脊背居然泛着细汗,周身和暖,在寒气裹挟的日子里,很是舒适。
今夜,我又一次骑着山地车回家,脚踏有力,车轮飞转,路上寒风依旧,但灯光莹莹的街道上,我,不冷!很庆幸墙角偶然的发现,转变了我坚守三个月的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