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形声字,从心,今声。
本义:心中所想,看法,思念等。
念,用拆字法也可帮助释义,今天心中所想。
前段时间,跟一朋友闲暇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这个问题乍一看是一个正反命题,人性不是善就是恶,一定是有分界,但其实并非如此。古时,孟子与荀子分别提出各自论点,在此不过多赘述。社会发展至今,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我始终坚信人性本善,多次得到陌生人的帮助,让我心怀至善,感恩身边一切,也深知自身不足,需不断努力渴求。而朋友观点简单,一语道破:“如今的法律,规章、规则的制定有何目的?”我一时语塞。如若本善,为何有这么多条条框框限制?为何还有那么多监控查看督促呢?为何还有打卡上班?领导巡视呢……想来这些规章制度、法律规则,不都是对人性的一种约束与管制吗?其他的监督均是手段啊!想到这里,不由得赞叹朋友观点的正确。但即使如此,仍认为人性本恶吗?不敢苟同。
在保持单纯心态的同时,是否可以保持这份人性本善?
1.一次排队买包子,上班高峰期,人多且急躁。一中年阿姨,装束简单素雅,焦急地翻包,因为少两毛钱。与年轻人相比,交钱找钱的确耗时耗力,不如非现金支付方便。只见她一边道歉,一边翻着包,又不愿意拿出大额面值来找零钱。这样焦灼的状态下,排队的人们有点不耐烦,纷纷表态,希望快点结束。就在这时,一小伙子,随手拿出两毛,交给营业员,说:我给了。阿姨,你走吧!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更没有任何情绪。这无疑给指责抱怨的人一巴掌。
2.第二次发生于一家医院,排队缴费。大爷因是门慢医保,可以从卡中扣钱,但那天不知何故,无法使用。大爷翻遍全身只有三块钱,还缺5元。大爷,不知所措,排在身后的小伙子,直接给了5元,帮忙付款了。与之前不相同的是,大爷想要小伙子的联系方式,说回去就还给小伙子。小伙子一直表示不需要了,也就是几块钱,宽慰他别放心上。后面的大叔,大妈也安慰大爷别在意。
如此相似的剧情,却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这真的是人性本恶吗?不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出手帮忙吗?这应该就是善念。
最近看到了一句话,很受启发: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想成为别人心中的样子。殊不知,别人的样子,也早已不是本来的样子了。我们是否都在追逐人性本善的时刻,而忽略了大多数人在与你无关时,可以是冷漠的陌生人,更或者是落井下石的伪君子。那我们是否也要成为他们这种人?因为别人是,你就应该是?细思极恐!不知道是哪所大学毕业时,校长发毕业致辞,一句话记忆犹新:看到跌倒的老人,请你们扶起来。这句话给了学子们莫大的勇气,让困惑于人性本恶或者本善的道路上,始终坚信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只是均站在自己的观点陈述人性的善恶,如果寻找恶,也应该是一大把案例。但为何不去寻找,可能我们都在选择与善为伍,摒弃那些恶的人。
是啊!人性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坚信自己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人一起行走,影响什么样的人就够了。
林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