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也许是出于天性,我向来对跟自己有关的事情都格外关注。从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做各种“性格测试”、“心理测试”之类的题目,一是图好玩,二是为了更多的了解自己。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无意间的行为都是个人“认识自我”的开端。平常上网时,看到许多年轻网友都有这方面的困惑,鉴于过往经历,个人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多少还有些发言权,于是把这些方法汇集整理成了这篇文章,希望给正为此困惑苦恼的人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为记。
一,什么是“认识自我”
据说古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一句享誉后世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先哲实在智慧,一下就抓住了人生最重要的事。的确,如果说人生只有一件非做不可的事,那我的答案毫无疑问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没有之一。
那么,什么是“认识自我”呢?
在我看来,所谓“认识自我”就是指通过多种方式,来搞清楚自己的性格禀赋、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兴趣爱好、审美偏好以及对世界、人生、价值的基本观点(所谓“三观”),了解“我如何成为今天的我”的过程。经此过程,我们会对自己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深度认知,进而明白自己何以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个体,也能找到自己在浩瀚宇宙和人类历史构成的坐标轴上的具体位置,最终收获自己的幸福人生。
二,为什么要“认识自我”
人可以不认识自我吗?事实上是可以的,毕竟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地过也是一生,就像无数动物植物那样,只不过我们认为这样的人生不值得一活罢了。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必须认识自我的理由呢?
首先,人人都有认识自我的强烈好奇心。说“好奇心”是人类文明的源动力并不为过,正因为我们对别人和世界产生了好奇,于是才想要弄清楚别人是什么样、世界是什么样,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奇:我自己是什么样的?我认为人人都有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欲望,毕竟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最关心的永远是自己。终其一生,我们可以不了解别人,甚至不了解世界(虽然这很危险),但我们不能不了解自己。关于自己的一切我们都有兴趣知道,不管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我们也总是习惯于跟别人谈论自己(虽然这并不总是招人喜欢);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总是会很开心……总之,人人都对自己有着莫大的兴趣。
其次,认识自我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过去。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做出选择,有时候凭本能,有时候凭一时的好恶,有时候只是随波逐流……在认识自我之前,我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这么选。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地,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中有些相对固定的东西,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也逐渐趋于稳定,这时候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原来之前的所有选择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们的底层判断依据都出于相似甚至相同的逻辑,即所谓的“三观”。这时我们逐渐明白,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今天的样子的。认识自我,让我们观察过去的眼神更加明亮清澈。
再次,认识自我有助于我们选择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由无数选择构成的,过去的选择构成今天,当下的选择决定未来。面临人生的各种选择,我们常常彷徨无措,归根结底,无非是对自我的认知不够清晰。因为不了解内心的真实需求,所以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选,或者干脆不选——其实“不选”也是一种选择。有时候备选项无所谓对错,只看你能否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而这种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毫无疑问是建立在对自己有足够清晰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过去的选择无论对错都已经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未来每一个选择。认识自我,事关每个人的人生幸福。
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想到这些问题,认识自我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的专属答案。当然这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这个过程甚至可能会持续终生,否则它也就不值得先哲将其提升到对于人生如此重要的程度。
既然如此,那我们该如何“认识自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