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任性哭闹时,家长恰当的处理方式如冷处理,可以帮助孩子冷静下来,愿意听家长说话,学会管理消极情绪。如果家长以打骂、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长大以后也容易沉浸于负面、挫折的环境中。但有的家长却使用错了冷处理,孩子哭闹时一直对他置之不理,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将冷处理变成了冷暴力,这样不仅适得其反,而且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无助感。
孩子哭闹往往是寻求父母的关注、安慰,来满足他的需要,如果孩子一哭,父母就立马满足他。那么孩子就容易用哭来达到某种目的。很多父母不了解这个原因,一遇到这种情况常常感到心烦意乱。

于是父母想采用刚从某篇文章中学到的冷处理的方式,孩子哭闹时并不马上安慰他,任由他哭闹,但是孩子哭声小了,过来找父母,父母依然不去理会孩子,终于孩子不哭了,说自己会听爸爸妈妈的话。
这时,你认为孩子说的听话是真心的吗?不是,是父母的权威和恐吓让孩子暂时妥协了。孩子从此学会了只要哭父母就不要他了,这样孩子有情绪都不会发泄出来了。这样冷暴力的方式看似达到效果,其实伤害了孩子。
孩子需要情感支持,这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人是群居动物,获得来家庭、父母、配偶、孩子、兄弟姐妹、朋友的情感支持,向其倾诉烦恼,能够释放不良情绪,使自己更快乐。孩子认为父母不理他就是不爱他,他没有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
所以,在孩子任性哭闹的时候,冷处理应该是,父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给孩子一段时间来发泄情绪,不阻止孩子的哭闹,包容孩子有消极的情绪。等孩子的情绪发泄出来,愿意主动来找你,这时你再抱一抱孩子,和他讲道理,他也能听得进去。而不是把孩子一个人丢下,让孩子感受到被忽略、被抛弃,最后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爱而委曲求全。

冷处理是不去理会孩子,也不会控制孩子,是一种不伤害亲子感情的方式。冷处理之后,父母可以温和的问孩子为什么不开心,倾听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宣泄情绪,进而改变自己的情绪。当孩子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时,很多孩子看到父母愿意听自己说话,关心自己,都会变得乖了。了解孩子的心声后,孩子平静下来了,父母再解释,他往往更能听进去。
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大吵大闹的行为方式是不对的,需要纠正,明确告诉他,以后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否则就要处罚,比如取消零食或者看电视的权利。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改善自己的情绪,让他慢慢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能少哭闹一会儿都是进步,当孩子在这方面有进步时,父母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孩子。
孩子的自控力需要依靠父母日常生活的引导与教育,光去禁止和指责而不给与孩子引导和关心是难以达到效果的。用不伤害孩子的方式给孩子树立规则会更好,必要时还可以向心理咨询师请教教育的方法、技巧。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需要完善自己,从心开始改变自己的脾气,让自己变得平和,孩子就平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