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免不了要备课,但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上课,仅仅为了备课而备课,就不是备课了,而是练习备课。因此,准备之前,就要先想好要不要上课,否则,就没有备课,也会失去备课的意义,所以,不能一味地备课,而应该在上课的目的和意向中去备课,才是备课的真正内涵。备课反应的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对职业负责,对学生和自己负责的表现,正如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毕竟,谁也不是绝对的天才,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组合而成。有的人对自我认识不足,自我感觉良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思想上爆棚,言之无物暴露出了准备工作的不足,所以这就是我们需要转变的地方,不打无把握之仗,就是最需要反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根本就是一个长期准备的工作,而非短时间所能见成效的,这就要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善于积累,日积月累,就教书而言,我觉得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哪里来,当然是从书中来,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假如你没有一桶水,请问你如何给人一碗水?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所以说,备课的前提是上课,同时也是上好课的关键,功夫要用在刀刃上,而非一蹴而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备课也并非是一味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应用到上课中,这才是备课的真正意义所在。备课也是一种寻找方法的过程,在备课中,不断探求自己的教学模式,以获得凸显和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与时俱进地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我们当下的发展,这就是我对备课的粗浅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