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毕业的时候,还在纠结。去大公司好呢,还是小公司好呢?
因为实习的时候是在小公司做一个外贸业务员,当时客人不多,订单也不多。公司希望招新人进来开拓下海外市场。
问题来了,没有经验的我,如何开拓呢?这个问题,公司不会帮你想,只有你自己去解决。幸好还有固定客户下单,有跟过一两个客人的单,从邮件沟通下单,到打样寄件,到报价确定出货方式,再到合同签订及订单的生产跟进,最后是出货监督及收款单据。
一条龙自己做完,当时觉得很累,什么都要做,工资又低,又有业务指标,还没人带。因此离职了
毕业后就来了大公司,当时觉得大公司流程健全,培养机制比较完善,可以学习到东西。
说得有道理,也说得没道理
我在大公司里,先做了一年的FF,即业务跟单。与我之前的经历过的不太一样,大公司分得比较细。所以业务跟单就只负责已经下好的订单,进行与生产线的沟通及出货调整,品质及出货问题及时与客户沟通。
重要单据等等都不需要你做,唯一危险的大概是,摆FCST定料、规划出货及处理出货问题。
做了一年,觉得不是我想要的,因为也比较清闲,负责的Region单不多,所以做得事也不多。
正好有人找我问我要不要去厂端专案室,负责策划活动及事项跟进等。当时年轻听着觉得好像能学到东西,于是就过去了
然后就接手了部分秘书的工作,基本的工作就是: 行事历+专案+少部分报告
行事历主要是 统筹老板的时间以及提醒老板行程
专案就是各种打杂的,例如XX活动的策划,拉其他部门的人过来开会,确定PIC负责事项,再跟进进展,review产出
少部分报告就是 月报,KPI,读书会报告
两年后,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除了沟通能力及计划能力提升外,别无长处。
这几天可能受同事离职的影响,加上在上圈外课程,自我介绍。展示优点
发现自己因工作提升的能力不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局限。因此非常焦虑,也开始心不在焉
前几天有考虑直接离职,经过跟几位比较好的主管沟通,获得了不同的建议
1.光哥
起因是他夸我帮老板的时间管控的很好,不用担心会议,也会督促资料提交
我正好不满意现在的工作内容,就跟他倾诉了目前的状况
他给我分析我不满意的原因:1.没有成就感 ,没有专业性 2.晋升空间局限(助理always 助理)
解决思路:
1.离职,要想清楚自己要往哪一块走。
2.转部门,转去IE学习成本,但存在没人教的情况或者工作内容不是想要的
2.民哥
起因是他邀请我周日BA team一起吃饭,我也忍不住了,倾诉了困境
他给我一些建议:
1.如果要转部门,必须有人顶替你的位置,才会让你走
2.转部门也是可以的,到时候会带着一起学习(实话讲,我觉得光哥的逻辑思维比民哥好,民哥性子比较直,不过有时候讲不清事情。但是掌握了财务数据等)
3.C
起因是她跟我调侃我们一起打杂。我回她她是高级打杂,我是低级打杂
她给我的建议:
以她的经验来讲,她要学习一个部门的东西,会让该部门该所有的流程文件及报表发过来,然后一个一个梳理分析。
因为她要帮写学习报告,因此需要了解得很清楚
她建议不必跳进一个部门里面去学,掌握大致的流程即可。
针对于报告上的数字,了解清楚由来,影响因素,为什么?
另外,部门看板的数字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向,因为重要才会放上看板
4.A
还在纠结,差点想找老板摊牌了,硬生生收起来。于是找她谈了一下
建议:
1.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往哪方面学习。目前技术类的人员比较吃香,跳槽出去很多人要,一定要决定了往哪方面学习,再去老板摊牌,转部门
2.女孩子比较尴尬,结婚了就要生育,休产假一年,公司得给你照发工资。现在外面行情不太好,如果要跳槽,建议找大公司,养的起。
最终建议,还是在自己公司呆着,找个自己想学的部门深挖就行了
今晚想了很多,看了研究生的招聘,也看了考证信息之类的。
几个问题:
我想要什么?
能兼顾生活,周六日最好双休,可以回家,不被人打扰
工作上有成就感,有专长,学习的东西对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有加分的
工作要能提升你的价值
结论:周一找老板摊牌,要转部门。如果不行,就开始面试看看
圈圈班主任曾说:“一次解决一件事”
意识到工作没发展就把一切精力放在寻找转行机会上;经济危机的时候,反正也没法找到工作就干脆埋头苦干,等到危机一过,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顺利之后才开始考虑感情问题,之前都先放一边;再次遇到天花板的时候就尽全力转换业务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