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是真的有天才的。
因为没有那1%的天赋,99%的努力可能让你成为人才,但不能让你成为天才。
这句话在某些行业里尤为适用,譬如艺术界的绘画、摄影、导演,金融界的股票、基金、债券等。
你不禁要问,那些真正的炒股天才究竟是啥样的呢?
1
我首先提名沃伦·巴菲特和杰西·利弗莫尔应该没人反对吧。
他们一位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名言是:“如果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达十年,那么十分钟也不要持有。”
另一位是有“投机传奇”之称的投机客,他常说:“每次违背自己的守则,就一定赔钱;遵循守则,则一定赚钱。”
巴菲特和利弗莫尔可以说分别是“投资”和“投机”领域的天才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投资或投机,建议你戳本篇文末的“往期推荐”,看看小编之前的文章,里面详尽讲述了两者的区别。)
你接着问,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炒股天才?
这么说吧。如果你花了几年时间,申万二级子行业下200多个行业都烂熟于胸,随便说个行业都能说出龙头公司业务、市值和行业发展情况,并进行量化说明。那么你就基本达到25岁巴菲特的状态了,后面路还有的走。
如果你拿着1~10万资金入市,别管基本面,完全技术面炒股,5年左右时间带着100~1000万资金出来,也就是5年完成100倍的翻盘。那么你就基本达到25岁利弗莫尔的状态了。
2
利弗莫尔14岁初尝买卖股票证券的滋味,15岁就能通过顺应市场的脉搏、跟随市场的趋势赚钱。最牛的一次,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时候,疯狂做空获得超1亿美元的巨额现金。
一百年前的1亿美金,相当于美国GDP的千分之一。
如果说天才就是天生吃这口饭的,那么天生吃“投机”这口饭的,就是利弗莫尔。
他曾三次破产,破产的时候手里还有500万美金(相当于现在的几亿美金),又三次重回市场赚回大笔的钱。
利弗莫尔作为一名做空头的特大户,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市场上只要谣传他卖空就会有某一种股票下跌。
他的“股价总是往最小阻力位走”的至理名言,至今广为流传。
天才者,天赋异禀、苦心孤诣、乘机而起,成其卓越。
炒股领域的天才,从一穷二白到冠绝群雄,从翻云覆雨到一败涂地。
经年累月的磨砺使他们洞彻了市场的本质,得出普遍适用的原则。
随其原则,纵横其中。
他们是寂寞的。
3
有些人觉得天才永远不会失败,天才就是无所不能。
然而没有人是完美的,除了神。
利弗莫尔是不完美的,他有三次破产经历,晚年时因自闭症饮弹自尽(当然不是因为破产自杀,他晚年时依旧穿着考究)。
这位投机天才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我的一生是一场失败。”
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作为一本永恒的经典,在华尔街长盛不衰,在国内却被嗤之以鼻。
很多人宁愿听信一些似是而非的价值投资,也不愿意去看看真正投机之王的投机真言。
那些“估值低位买入,相对低位卖出”的静态观点,看起来像永动机一样,其实早就被证伪了。它不过是一个股民最原始的幻想而已,市场是动态的,基本面也是动态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的高估值和低估值。
香港的曹仁超,就吃过这样的大亏,低位抄底,最终依然巨亏收场。
顺应市场,顺应趋势,脱离简单低级的思维模式,才是正确的投机之路。
4
其实无论是投资也好,投机也好,如果真有这么简单,巴菲特为什么每天要看那么多报表?李嘉诚为什么每天要看那么多财经信息?
利弗莫尔作为名副其实的投机天才,从小也看过了大量的报盘数据,才培养出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巴菲特是投资大师,他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观察,思考,才能辨别出哪些是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并且,他投资的成功率也并不高。
别听信永动机式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原理,想搞价值投资也好,趋势性投机之路也好,不下苦功夫是绝对行不通的。
有天赋加下苦功夫的人,也许能成为一名投资大师。
缺乏天赋能下苦功夫的人,也许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或投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