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时候,我觉得我都是一个很克制的人,以至于有朋友用冷漠形容我。有一段时间,还是觉得蛮伤心的,我以为经过时间的沉淀,真诚相待,应该足够和一个人交心。不曾想,原来他不懂。可能是没能够懂,可能是不想去懂得。无论什么原因,都足够令人沮丧、失望。
后来,渐渐厌倦了为不相干的人伤神。理解这件事从来都是一件主观能动性的事。一个人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会主动去理解他人,也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想去理解。想通了这点,大多时候觉得无所谓,冷漠也好,热情也好,我也无法左右别人怎么看待我自己。解释更没意思。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成年人的过于理性和克制,所以他们的友情都是有界限的,是有所保留的。那么,真正为友情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的年龄,是不是因为将一切原则都抛在身后才能做到如此呢。
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能体会到原则的重要性。可是,选择了原则意味着会损坏一段关系。我有时候也会怀疑到底是因为人变得更自私了,或者是更自我了,才会选择原则优先,还是因为个人的怯懦,不敢为朋友勇敢付出。
写到此时,我更愿意说,坚持原则没有错,原则塑造个人魅力,我见过在任何事情面前都可以捍卫自己原则的人,觉得她真的又直率又霸气,那一瞬间特别迷人。
而交朋友的话,朋友为何而交,应该也是因为个人魅力的相互吸引吧,没有原则代表没有立场,没有立场就没有自我。我为自己捍卫原则而犹疑时,更多是因为面对抛弃原则的假设,我会觉得不那么舒适,那样不是我。
或许是这样吧。
不由得想问,什么时刻值得暂时放下原则,随心所欲一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