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执导的两部《飞驰人生》总共拿到了50多亿的票房,“体育+喜剧+励志”的模式和春节档的观影需求珠联璧合。
科目二的喜剧名场面确实很适合全家欢的春节档,张驰和宇强的那段嘴瓢也很有记忆点。
当然,影片后半部分因为要在一瞬之间输出价值,多少有了一些强行升华和生硬说教的感觉,远不如前半部分游刃有余,自在顺畅。
沈腾饰演的主角张驰既是车坛传奇,又是不断超越自我的挑战者,从巅峰到低谷,再从低谷攀向更高的山峰,他身上兼容了所有励志片里小人物的精神属性和成长经历。
本就是赛车手和车迷的韩寒在他执导的所有电影中都有车的存在,他从来都把别当成一种最重要的电影意象和见证角色成长的介质。
《飞驰人生》便是用赛车来承载励志,用喜剧来弱化煽情,用情绪来表达希望的“俗套故事”。
曾经的传奇赛车手因非法飙车被禁赛五年,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赛车。
他每天在脑海里开二十遍,五年,三万六千多遍,巴音布鲁克的每一个弯道都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脑子里,可以说,他脑子里不假思索的应激反应,就是他最可靠的路书。
他说赛车哪有什么一招必胜的绝技,只有“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当他一个人驾驶着赛车超越了所有对手,超越了曾经的自己时,他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想输。
“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那一刻,他才是真正过时了。”
张驰仍旧怀揣着一颗少年飞驰的初心,他在冲向人生崭新巅峰的跑道上与那些放弃了理想、屈服于现实的人逆向而驰。
更重要的是,他还在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告诉儿子张飞,要保持少年的心,要坚守飞驰的梦,要奉献、燃烧自己,不负热爱,不负期待。
在影片那段十分深情的歌曲之后,张驰兑现给儿子的承诺,与他同学的父亲,战斗机驾驶员来一场竞速。
显然在陆地上飞驰和在天空中飞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看到父亲已然被远远甩在在后面,张飞拿出一枚硬币,投进了车里,赛车瞬间变成了飞行车,在天空中翱翔,紧紧追赶对手。
这个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童话般的结局让全片在励志和轻松的氛围以外,又多了一丝连续和引导的意义。
少年自有少年强,不负年少好时光,如果少年都失去了飞驰的心和追逐的希望,那么人到中年,垂垂老矣之际,又怎可能从蹉跎中疾驰而过,冲向人生的希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最大动力与温暖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