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我们聊天的时候儿子跟我说:“妈妈,我喜欢跟你聊天,是聊天不是讲道理哦!”
儿子常常喜欢跟我说说发生在学校里有趣的事情,有时候说着说着,他就能自己笑上半天。
而我有时候会跟他说,“宝贝,你写进日记里,然后拿给妈妈看看,这样可就一举两得了”。
我所谓的一举两得,其实是:第一,我不会因为要听他的“故事”而浪费我的时间;第二,他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文笔”。虽然我也注意到那些时刻他脸上的失望,但却没有在意。
每次我们聊天,我却总想着输出什么可以教育到他,但儿子其实只是单纯想要跟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而我却觉得那样是在浪费时间。此刻想来,我是那么的后悔。
他也会经常给我讲笑话,有一次他讲完后,我那长期养成的对他拍马屁的习惯,顷刻输出:“你很幽默呀,宝贝,幽默可是一种很厉害的本领呢。”
他说:“那当然,我知道幽默很厉害的。”接着他又说道:“妈妈,我喜欢跟你开玩笑,那很有趣。更重要的是,幽默能让不爱笑的人笑起来,你就不爱笑,而我喜欢你笑。”
那一刻,我心里感到万分震动,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需求其实很简单,他需要一些轻松时刻,而大人们总是心事重重。
每天,我们的孩子要健身,要阅读,要学习好。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每天课本上都记的满满当当的笔记,在学校的“框框”里做满八小时的“规矩”人。每次他走进家长禁止步入的学校的步道之前,我都感受到他身上的严肃和紧绷。毕竟,那意味着很多的不可以。
放学以后,仍然需要完成:语文的七八项作业,数学的三四项作业;有时候还要搞点手工,种些花草果树;有时候还要参加一些由来自“各方”(校方、家长方、社会方)组织的活动或者比赛。
倘若家长对孩子“写字”上的要求比较高,那么这个孩子还要额外的再去练练书法;倘若还要在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上有所造诣,那就要去更多的培训班了。
仔细想想,我们的孩子其实也很累,如果他不能从中发掘出兴趣,那就更累了。
偶尔,我也会努力回忆一下自己的小学时光,由于境况不同当然也没什么可比性。但我觉得相对于我的童年,他的童年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容易。
我们该为自己的孩子松松绑,或许不需要那么严厉地对待他。或多或少,老师们已经在承担严厉的责任,学校也已经为他们画了一个圈。
我们只管尽情去爱我们的孩子,而不只是为了教育他们,打着为他好的名义再去重复“外界”地严厉。当孩子回归家庭以后,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无拘无束地环境,能够彻底地让孩子放松一下。
我想,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该把孩子捆在只有学习的船上,而是应该打开广阔天地的大门,让孩子自己试着去掌舵。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真的听见孩子,看见孩子,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