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如若喜欢,怎会让他多等一秒》- 杨兰花
1. 终于有个妹子站出来,说了句实话:“如果八年都没追上一个人,那么这辈子大概没什么希望了。”一个人陪伴你八年时间,脑袋再短路的人也该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个人对你不一般。如果八年都没接受,那么一定是不喜欢。
2. 不知何时,“你很好”的潜台词变成了我不想要。我们都曾被发过好人卡,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很努力地喜欢着一个人,却忽略了对方的回应。那么你的好,也只能是“你很好”而已。
十八. 《致女儿书: 亲爱的宋小姐》- 宋小君
1. 冯唐说,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牛奶,豆浆,米汤,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
2. 记者问韩寒,如果你女儿以后给傻逼织毛衣怎么办?韩寒想了很久,说,如果真的这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能,给傻逼织毛衣这种行为本身,如同大姨妈初次来看你一样,是女孩成长的仪式。
十九. 《再不停下来,春天就走了》- 葛怡然
1. 更意外的是:前夫在慧生病期间,也过来照顾,两人患难见真情,彼此发现对方还是生命里重要的那个人,于是,又复婚了。
2. 不能放松是因为焦虑。资源紧缺,人口众多,分配先天不足必须靠拼抢和攫取才能成为胜者而造成的焦虑感、疲惫感、压力感、逼仄感,所有的感都指向:没有安全感。
3. 陈丹青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脸上,经常写着那几个字:活下去最要紧。于是,出世和入世,成了悬挂在很多中产头上的一根绳索,这根绳索的两头是那么矛盾:一边想当马云,一边羡慕星云,一边喝着励志心灵鸡汤,一边补充养生老火靓汤。可是,健康和婚姻失而复得的慧,和打鼓岭小吴的脸上,全然不见这种焦虑感。倒是许多城市里过去的客人,一看就是需要放松神经求治愈的主流群体。
成功学教授人们成功,鸡血者教授人们奋斗,捷径论者教授人们快速达到目的,那是一种活法,多元的社会,应该尊重每一种活法。可是在这普遍焦虑的世界,我更欣赏懂得进退、张弛有度的活法——能不能停下来,留意更多的平凡人,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安稳,恰恰是这样的平静而安稳,却像一杯白开水,日复一日地,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根。
二十. 《是教养,让你跟别人不一样》- 刘杨
1. 我承蒙错爱,受到过一些表扬。
大学时去同学家做客,同学的妈妈很喜欢我,说,你真的一点不像阜阳人;课堂上,老师指着我说,You Korean……;在台北,朋友说你还真不像大陆人;尼泊尔的时候,有人问,你是不是“霓虹金”?刚工作的时候,领导说,你真没有在国外留过学?
我感激这些显而易见的表扬,但往往更愿意转个弯来理解。我来自阜阳,一个脏乱差的城市;我来自中国,一个公共场合有人抽烟,餐馆和地铁里有人大声喧哗的国家;我没有留过学,我所在的学校,大家在图书馆占座位,也没人质疑学校剥夺学生尊严的恶行。
是的,我来自这里,也曾经想过离开这里,变得跟这里不一样。但在台湾的最后两个月,我渐渐明白,人必须有对土地的归属感,这带来身份认同。人只有连接自己的土地才有能量。
2. 他们用鄙夷的眼神看着突然插到他们前头的两个人,然后用一种车厢里很少有人懂的语言品评这件事。他们的嘲笑刺痛了我,就像有人问我你们中国人现在还留辫子吗一样。我从来不相信一个外国人会像本国人一样爱这个国家和国家的人民,他们爱的是机会和GDP增速。
二十一. 《老街,故事开始的地方》- 远方有肉吃
1. 我想,这世上有两类人必须过着群居生活:一类是孩子,另一类是老人。
孩子们初入人世,面对未知的一切,亟待透过他者认知世界、塑造性格,需要在与人交流过程中汲取精华、取长补短,从而构建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体系和行为方式。而老人,他们历经尘世万般磨历,彼此之间的经验交流,也只有在年龄相仿的群体里,精神共鸣才更加强烈,那积攒了一辈子的人生感悟能在这里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内心更容易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剩下的我们,血气未定,方刚孤傲,似乎身与心短暂的独自远行更有意义。
2. 或许,老街就是有这样魔幻般的包容力,它是这个城市某些族群的记忆载体、情感集聚地、情绪排解区,总有一群人在一个世界里拼搏冒险,却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了心安。
二十二. 《活在真实里》- 宁远
1. 我想鹭(ppk:一位摄影师,她和先生及父母住在乡下的院子里)的意思是说,她和她的家人想做的事根本不只是种菜卖菜这么简单,她希望做一种值得践行的生活方式:回归田园,与土地的亲密关系,和自然相处,在劳动中体验快乐……
这件事让我想到,太多时候,想象一种生活跟真的去过这种生活是两回事。我相信那些当初掏钱租下土地的人一定是想要每个周末带上家人孩子来到这里的,但真的开始了,大多数人会觉得不过如此。那句话说得好:“如果一样东西你得到了,却觉得不过如此,那么这个想得到就只是你的欲望。如果一样东西你得到以后依然爱不释手,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我们可能忽略了,“回归田园”这样一个看似无所求的选择,很有可能也仅仅只是欲望。
2. 某天我和五岁的女儿在家,从窗外突然飞进一只麻雀,我的第一反应是找手机——我要拍照,接下来要做的事是选择最好看的一张发朋友圈,接受朋友们的点赞和惊叹。当女儿的反应让我停止了这一切,并且感到羞愧:她只是睁大眼睛望着麻雀,小心翼翼想要靠近又怕惊扰了小东西,回过头看看我,伸伸舌头嘟嘟嘴,她完全享受着此刻。
羞愧中想到,“窗外飞来一只麻雀”这样一个事实,我何曾真的拥有。
3. 活在真实的生活里,“吃饭好好吃,睡觉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说话好好说”。这看似简单的事情,能做到的时刻其实并不多,身心合一是一场修炼。
二十三. 《懂得善待才是长大》- 王波
1. 燕子夫妇忙碌了一个夏天,最后子女们全都夭折了,如果我是燕子,我也会伤心欲绝。这对父母的艰辛我全看在眼里,从此我再也没有随便杀过生,过年杀鸡宰鱼给我爸递把刀都觉得于心不忍。我开始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走在世上。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解释了为什么幼时额自己会那么残忍,那就是:幼时的我们因为无知,所以不自觉地残忍。
2. 万物皆有灵性,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需要和它们保持同等的姿态。你站得太高了,就以为它们只是一具具会爬行、会飞翔、会奔跑的玩物。其实它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和我们一样是生命,一样有情感。
yo, peac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