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富裕时,要学会感恩生活,学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苦难中,要学会用心去思考,才能走出苦难,修成正果。
比如,这部印度影片《何以为家》,我看了一遍,感悟深刻。
故事的开头设置悬念。两个像大山一样的警察,走进一户人家,用手铐带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
故事用一句话说,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因着十一岁妹妹被父母卖给一大龄男子做媳妇儿,怀孕生子大出血因黑户医院不接受而惨死,男孩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这是一个发生在印度贫民窟真实的故事。这户人家是偷渡过来的黑户,不知是无知还是国家的落后,还是因着黑户,无人管理,没有实施节育措施,小男孩的父母生了一大群孩子,具体几个没看清,只看见白天屋里地上站的都是娃,晚上,一张大床上横七竖八的还是娃。
因不停的生娃,却无力养娃,当地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一旦被父母发现,就会被卖给大龄男子做媳妇,美其名曰,给你找个好人家,你去享福吧!
小男孩的妹妹到了十一岁被父母卖掉,价钱是几只扑腾扑腾胡乱踢腾的不知是公鸡还是母鸡,小男孩极力的争辩,无济无事,绝望之后,逃离了那个没有亲情,没有温暖,没有爱,没有人性的原生家庭。
小男孩在喧闹的城市四处找活,屡屡碰壁,没人愿意找一个十二岁的小娃来做工。在失落、绝望、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后,遇见一位大姐姐,在寻找工作中一个店里的打工妹,(暂且叫她大姐姐吧!外国名字太繁琐记不住)收留了小男孩。
这是一个乐观开朗豁达勤劳勇敢的女性,每天都把几个月的儿子一人锁在贫民窟的小窝棚一个大盆子里。她给了小男孩第二个家,虽然缺钱,但不缺爱,不缺吃喝,不缺温暖。
大姐姐也是偷渡过来的。本以为这个地方只要肯吃苦就能挣钱,在交友不慎后又生了娃(这是我推测的,影片没细说),母亲在遥远的地方眼巴巴等着每月的生活费,一句话:天下乌鸦一般黑。
在一次人口大普查中,大姐姐因黑户被警察抓进监狱,一去杳无消息。为了报答大姐姐的知遇之恩,小男孩抢了别家小孩一个滑板车,用一个大大的锅自制了一个小拉车,白天讨吃讨喝四处寻找大姐姐,黑夜回小窝棚休息。
不久后,小窝棚也被房东换上了新锁,外面,他家的东西扔的遍地开花乱七八糟的,没人挣钱,没人付房租,被人家赶了出来。
第二个家也没了。
十二岁的小男孩,拖着自制的小车,里面坐着一个手舞足蹈十分开心的小婴孩,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继续寻找大姐姐。时间久了,到了绝境,没吃没喝,生命受到威胁,为了给小孩子一个活路,不得不把小男孩给了那个一直一直都惦记,声称,想收养小男孩的一个中年男子,男子答应,让小男孩给他一些钱,他可以让小男孩偷渡到一个有活干有饭吃的地方,但必须要有证件证明自己。男孩含泪离开了小婴孩,回家找证件。
意外的发现,十一岁的妹妹已经死了,男孩怒发冲冠,操气刀子,冲出房子,去给妹妹报仇雪恨。
很多人,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一丁点的爱,就选择逃离。
影片中的男主也是这样。
向父母妥协,向命运妥协,失去自我的立场,麻木不仁,那么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妹妹死了就死了呗,在法庭上,父母除了哭,还是哭,说,家里太穷,养不起,以为嫁了人就享福了,谁知……
无知的父母不知道,一大群孩子,少吃没喝的,更谈不上教育,不穷才怪里。
小男孩的母亲探监看望儿子时,兴奋的说:我又怀孕了,希望是个女孩,你出来时,就能看到她了。
这部影片从另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印度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社会的混乱,百姓的疾苦,看到了一个不向命运妥协勤劳善良的女人,看到了一个血气方刚,嫉恶如仇,自强不息,知恩图报十二岁小男孩的那种优秀品质,他敢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虽然我们民族也经历过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苦难,但那是在天灾人祸的自然面前,在时局的动荡不安里,在国泰民安里我们都有衣有食,但印度在国泰民安时,大量的百姓过着这样疾苦的生活,实在是值得一个国家深思了。同时,也很庆幸我们生在中国,长在红旗下。
父母的背后是印度千千万万贫民窟家庭的缩写,十一岁女孩嫁人,是那个地方千千万万十一岁小女孩命运的代表。
故事的结局还是很圆满的。男孩和那位大姐姐把无知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法官们也大跌眼镜,觉得这事真是匪夷所思。事件引起很大的轰动,最终公审了这起案件。
在电视屏幕上,面对不计其数的观众,男孩大声的对母亲也是对所有的女人说:既然养不起,就别生了。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的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