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柔美,美得让人心醉。古往今来咏柳的诗词文章无计其数,尤以贺之章的《咏柳》脍炙人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短短四句,比喻拟人用的精准别致,堪称咏柳天花板。
因了柳树的美尽人皆知,且有天花板在此,阅读时遇到咏柳的词句基本是一眼扫过,少有细读。今日读到王鼎钧先生咏家乡的柳,莫名的看了又看,摘录如下:
水边的柳树,没几年就绿叶成阴、亭亭如盖了。所谓“十年树木风烟长”,也只有柳树当得起。
我在南桥住到那贫血的柳枝柔柔软软的好像能滴下翠来,一面吐叶一面抽长,开出淡紫的花穗。树是那么高大,柳条却那么细密,细叶小花像编辫子一样一路到底,旷放和纤巧都有了。凭你怎么看,百看不厌。
奇怪的是柳枝弯成穹顶,四周越垂越低,对大地流水一副情有独钟的样子,使你看了不知怎样感谢当初种树的人才好。
所有的树梢都向上拉拢关节,只知道世界上有个太阳,垂柳却深深眷顾着我,给我触手可及的嫩绿,使我觉得我的世界如此温柔。即使是在雨天,我也从未觉得垂柳是“哭泣的树”。我只觉得它是“爱之伞”。
细细品味,王先生笔下的这段柳没有妩媚的美,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温润的、眷恋的、怜惜的、释怀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