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即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将其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复杂,而且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因而成为临床诊疗中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不明原因发热被分为经典型、医院感染、免疫缺陷相关病例,以下简单对这几种类型进行解析:
● 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主要病因是感染,尤其以结核病感染为主、癌症、自身炎症或自身免疫及其他原因。
● 医院感染型不明原因发热:又可分为ICU患者和非ICU患者。ICU患者发热原因复杂,主要包括感染(菌血症、肺炎、艰难梭菌感染、真菌血症、导管相关感染、褥疮)、血栓栓塞事件、非结石性胆囊炎、药物相关发热、中风、脑出血和出血,非ICU患者与ICU患者中列出的病因相似,但大部分患者并非危重型。
● 免疫缺陷相关不明原因发热:免疫缺陷相关的发热原因较多,取决于潜在免疫缺陷的不同类型,即器官移植受体、粒细胞减少患者、造血细胞移植受体、未接受ART治疗HIV感染者、AIDS病人等。
在临床诊疗中,一般认为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原因为炎症或感染、肿瘤、胶原血管性疾病。
18F-FDG PET/CT是目前尤为先进的医学检查方法之一,同时具备解剖学信息及代谢性功能信息,目前除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判断外,对原因不明的发热,18F-FDGPET/CT显像也有重要意义。
FDG显像剂是一种非特异性显像剂,不仅可在肿瘤组织中摄取,也可浓聚于感染灶(如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非感染性炎症、以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的组织以及高表达葡萄糖转运体的组织。
国外研究者通过荟萃分析发现,18F-FDG PET/CT是一快速、可靠及准确检测到炎症的存在与否的显像方法,总的灵敏度达到86.6%,特异性达到86.6%。
目前PET/CT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应用主要集中于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上,尤其是炎症和肿瘤等原因引起的不明原因发热症状。国内有研究表明,18F-FDG PET/CT在诊断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中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性,在诊断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是灵敏可靠的诊断方法,建议常规检查未能发现病灶或不能确诊的病例,可尽早行18F-FDG PET/CT显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41474/56f8603fb5a8ae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