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什么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呢?是一套奥特曼模型?还是一套芭比娃娃的手办?
在《自我肯定,父母给孩子一生的礼物》的作者日本知名漫画家成田奈绪子看来,这些礼物都不是。
在孩子0-9岁的阶段,理解孩子的大脑发展过程,透过日常用心的引导,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我肯定感强的人,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尴尬的礼物
在日本,六一儿童节的习惯是父母给孩子赚送礼物,但是作者偶然却看到了一个非常不协调的画面。
一对母子并排坐在电车里,男孩身上穿着某私立小学的制服。
坐了一站之后,一对母女上了车,女孩看起来看男孩的同学。男孩的母亲立刻站起来让座,可是上车的女孩只是面无表情的坐下,一句话都没有说。
两个孩子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漫画书,两位妈妈则一边提醒自己孩子的书包,一边不厌其烦地说:“作业都放进去了吗?”“糟了,你忘了用橡皮擦把草稿擦去了!”“水壶放在这儿了。”
可是,孩子们根本没有理会两位母亲的话,甚至都没有看一下她们的脸,一直到作者最终下车,他们都是这样。
孩子的手里拿着他们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这是非常讽刺的一幕。
孩子们虽然收到了自己六一儿童节礼物,但是他们快乐吗?
并不。
他们长大后会成为悦纳自己的人吗?会成为自我肯定感很强的人吗?
恐怕也不会。
所以,如果父母送错了礼物,并不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2.自我肯定
在这个时代,自我肯定感通常被认为是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
因为太多的孩子没自信,不相信自己,要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最后庸庸碌碌过了一生。
尤其是在调研中,当被问到“什么是自我肯定感”时,几乎没有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大多数人可能会这样回答 :非常喜欢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我,勇于挑战未知的事物。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完全接纳自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气馁,而是坚信“我能行”。即便失败了,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
但从心理学角度,作者把自我肯定感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自我认可);
•接纳自我(自我接纳);
•认为“我能行”(自我肯定);
•相信自己(自信心态);
•能自己做决定(自主意识);
•认为“我对某事(某人)有用”(自我价值)。
很多成年人,虽然身为监护人,口头上说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具备高度自我肯定感的人,但他们对自己的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偏差。
理解错了,他们当然养育不出自我肯定感强的孩子。
这并不是他们给孩子买礼物,可以解决的问题。
3.掌控力
自我肯定感的来源是:掌控力。
父母的首要目标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为作者认为,大脑是在:孩子的不同阶段,按照生理之脑,智慧之脑,精神之脑的顺序,分三次阶段先后发育成熟的。
所以,父母首先应该做的,是在孩子0-5岁这个年龄段,认真帮他们顺利度过生理之脑的发育阶段。这个阶段的首要目标是,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科学饮食,积极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晚上8点之前上床睡觉,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饿了就好好吃饭,通常适度运动,锻炼神经的反应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因此,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是在5岁之前,让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二是在此基础上,用心养育孩子。
还是用建房子来打比方,人的身体相当于地基,只要地基打扎实了,房子就不容易倒塌。
可惜,现在有很多人打乱了顺序,他们还没等到地基完工就开始建第二层,过早开始知识教育。
如果打乱了顺序,把这些放在第一位的话,就相当于在地基和第一层还很脆弱的情况下建第二层,那建成的房子自然不会牢固。
总结一下,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花钱买来的一个什么商品,而是帮助孩子打好生长发育的地基,以及带他到户外玩耍的亲子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