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鉴赏唐诗鉴赏杂文小品
读唐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读唐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作者: 听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4-07-06 19:16 被阅读0次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者客居夔州,游历了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宫和武侯祠,写下七律组诗《咏怀古迹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中,对几百年前昭君的经历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西汉时,北方的匈奴部落非常强大,经常骚扰汉朝边境,劫掠百姓、抢夺财物,汉朝廷对此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军事进攻、防卫边境,一方面不时地与匈奴贵族联姻,采取和亲政策,进行笼络。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见汉元帝,表示愿做汉朝廷的女婿,与汉家交好。汉元帝很高兴,这时,宫里的宫女王昭君主动站了出来,表示愿充当和亲人,选远赴匈奴。

昭君非常美貌,呼韩邪单于也很满意,于是昭君就跟随他去了匈奴,这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此诗大意可解为:

群山万壑连绵不绝,此刻来到了荆门山,远远望去,明妃小时候生活的村子现今仍然历历可见。

可叹她离开汉家宫廷,远赴沙漠,最终只留下一座青冢,独向黄昏。

糊涂的汉元帝啊!只靠图画辨识宫中美人的容貌,致使昭君衣衫上的环佩声,多少次地在异族他邦的夜月下孤独回响。

千年以来,昭君所作的琵琶乐曲久久流传。细细聆听,里面又该有多少思念故国的幽怨啊!

颈联中的“画图省识东风面”一句中隐含着一个故事:

相传,汉元帝因后宫嫔妃宫女太多,就叫画师将她们的画像画好,方便辨识。宫女们纷纷贿赂画师,请求他们将自己画得美一点,唯有昭君不屑为之。

呼韩邪单于前来求亲,昭君主动前往,汉元帝见昭君画像容貌平平,就痛快地答应了。待到见到昭君本人非常美丽,颇有后悔之意,然而已经答应了匈奴首领,只好放昭君前往塞北了。

青冢指昭君墓,位于今天的呼和浩特旧城南二十里处大黑河南岸。相传每年的九月,附近的野草都已枯黄,唯有昭君墓上仍然青草萋萋,因此人们称之为“青冢”。

相关文章

  • 背诵诗词|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515ea88d1858....

  • 11月18日

    11月18日背诵的诗词篇目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白居易的《紫薇花》,姜夔的《扬州慢》,共3首。1、咏怀古...

  •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

  •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唐·杜甫)押元韵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平平仄入仄平韵...

  • 语文之美之⑯ 凝练

    反复地品读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还是最喜欢“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句。 一“去”,离...

  • 怨恨曲中论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隶书 咏怀古迹(其三) [ 唐 ]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

  • 咬文嚼字: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

  • 国学取名~~最新版3

    十一章、《唐诗》《宋诗》《千家诗》取名 91、(雅字小合集)雅儒、儒雅、澹雅、尔雅、雅望、清雅 杜甫的《咏怀古迹》...

  • 国学取名~~最新版3 - 草稿

    十一章、《唐诗》《宋诗》《千家诗》取名 91、(雅字小合集)雅儒、儒雅、澹雅、尔雅、雅望、清雅 杜甫的《咏怀古迹》...

  • 杜甫咏怀古迹赞诸葛亮

    咏怀古迹 唐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fn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