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吗?
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吗?
教了20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吗?
可能你会说,肯定啊,20年经验肯定比5年经验更厉害。
现实并不一定是这样。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完成,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举个例子: 一位音乐导师跟一位学生的对话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好的练习方法一定是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4个特点:
1.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在史蒂夫·法隆的案例中,我们并没有制订长远目标,但有一个极具针对性的短期目标: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记住一个数字。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史蒂夫·法隆不同于上面说的那位音乐学生,他是一开始就非常专注于他的任务,随着实验的一步步进行,记住越来越长的数字串,他的注意力也更集中。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这一条非常重要。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怎么错了。
上面例子中的音乐学生在练习时,似乎没有人给他提供任何反馈,也就是说,没有人听他练习并指出他的错误,而这位学生看起来根本不知道他的练习是不是出了错。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