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页书第65天 继续读论语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一个有德行的人必然有好的言语,但是有好的言语的人,不一定有好的德行。一个仁者必然是勇敢的,而勇敢的人却并不一定是仁者。
本章孔子讲述了德者与言者、仁者与勇者之间的充分必然关系。有德者必有言,有仁者必有勇;反之,有言者不一定有德,有勇者不一定有仁。
进一步说,孔子所谓德者与仁者其实是一个概念,我们可以理解成有仁德者,则本章又可理解成孔子讲述有仁德者与有言论者、有仁德者与有勇敢者之间的充分必然关系。
一个人有仁德,有修养,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其所行者善可为人之表率,所言者善可传之于世。可是反过来,一个说着善言的人却未必有仁德修养,说的漂亮,比唱的都好听,却是无良之人。正如孔子所说,巧言令色者,鲜仁矣。
那么真正仁德的为什么就能有好的言语,而且有勇气呢?
因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者都有自我克制的能力,也就是自控力非常强大,控制自己的私念和欲望达到仁德的状态,而且能够做到不符合礼制的动关系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动,仁德的人是内心有纲的人。自然不会说出难听的话。
而没有仁德的人,就不同的了,他也可以说出一些听起来很有价值很有道理的言论,但是却不明其理,不懂其因,只是不明觉厉罢了。
再加上“仁者其言也仞”,仁德的人说话都是很谨慎的,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自己大脑深思熟虑的。
所以,只有真正仁德的人,而且准守了仁德的准绳,才能一如既往的表现良好。
不由得联想到,最近比较热闹的一件事情,翟天临论文造假事件,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次直播的时候,面对网友的提问,翟天临竟然回答:“知网是个什么东西?”
在国内不知道知网的博士,鲜有之,所以,才牵连出了这一大堆的事情。
翟天临可以说也算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演员了,主演了11部电影,还上了春晚,在我们眼中自然是成功人士,如果没有论文造假事件,也算符合孔子老人家的仁德之人的定义了。
可是事实如何呢?表面上,很光鲜,很华丽,但是事情却并不如此。没有从一而终的准守仁德的准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且言之不仞,总有一天会露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