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就想写上面(如题)这个主题,来源于女儿一句“妈妈,咱们俩就这么聊聊天也挺好的”,一句话触碰了我柔软的心。
昨天写了个引言,太累了,没写下去。咱们今天进入正题。
背景:
前一天,情绪特别不好,一晚上几次因为小事情崩溃发火,孩子不开心,我自己也不开心。家庭气氛不和谐,老公辛苦一天加班回来,就感受到家庭紧张的环境……夜深人静,我自我复盘,觉得真的没有必要。一个七岁的小朋友,要求那么多做什么呢?既然选择了回归家庭,以孩子为主,又想有所成,每天忙碌中或多或少有一些焦虑和压力是正常的。可这是自己决定好选择的路为啥要因为一些小事迁怒于孩子呢?是我的错!
次日清晨,我牵着女儿的手一再跟她解释,妈妈昨晚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发脾气。也反复强调“妈妈爱你”,背着书包尽可能送她到学校不允许在进入的地方,才小心翼翼的从自己身上拿下来,给她背上。蹲下来抱她一下,在耳边跟她又说了一句“妈妈爱你,特别爱”。目送着女儿背着书包往前走,快到校门口时候,她回头跟我招手……
当天晚上,提前40分钟去学校门口,只为了她出来能看到第一排的妈妈。回到家,问她想吃什么?她犹豫探寻的问我“妈妈,你会做紫菜鸡蛋汤吗?”“会,这世界上有妈妈不会的吗?我是万能妈妈”“你不是经常说你是猪脑?她捂着嘴巴笑”。为了万能妈妈,小红书,抖音一口气的查询,学习……京东到家选食材!一个小时以后,西葫芦鸡蛋,紫菜蛋汤和白米饭妈妈亲手做的上桌了,另外一份是妈妈中午吃剩打包回来的毛血旺,母女俩吃的简单、愉快!尽管紫菜蛋汤勾芡技术不成熟,留了一点瑕疵美……女儿鼓励的说“卖相不大好,但味道不错,我爱吃妈妈做的”
吃过晚饭,打开空调,一起洗澡,裹着舒服的睡衣,母女俩窝在温暖的被子里聊着天,聊聊她的同学老师,学校趣事。拿了几个毛绒玩具玩起了卖玩具的游戏(卖的是价值,不是靠优惠推销,那么要发掘客户需求,卖给谁?男孩女孩?几岁了?然后推荐玩具的价值,做工和设计等方面来引导孩子表达)我们玩了两次,我专注的陪伴着,手机噼里啪啦的想,她默默的看着我拿起手机,我感觉的到她眼中的失落。我拿起来直接按下了静音健,没有打开任何消息。然后看着她的眼睛,放下手机到桌边,对她说“妈妈关掉它”。她笑了,笑的灿烂阳光!我内心也是美好的,因为我瞬间想明白了一个点“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我的宝贝们,那我为什么要焦虑呢?为什么还要取舍呢?我可以暂时放下手机,等孩子睡了,咱再继续。”
陪伴就是要从放下手机,高质量的陪伴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