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云舒:智者善于奉献,是因为他感觉自己不缺,自己很丰盈。世人精于索取,是因为总是感觉不够。
乐于奉献的人,越奉献越有。正所谓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总是索取的人,越索取越感觉不足,最后变成贪婪,人生活在痛苦中。
我总是在寻找财富,寻找爱,求而不得,是方向错了吗?
陶语:反思自己是对的。财富的获得除了勤奋之外,还要有智慧和眼光。姻缘的获得要讲缘分,缘分未到,求也不得。在遇到对的人之前先让自己变优秀,好的姻缘自然会来到。
明空:财富是对社会贡献的附加值,贡献越大,附加值就越高,所以追求财富的本质是追求对社会的贡献。
爱是一个人由内而外发光发热的状态,在外面是找不到这种状态的,只有从自己的内在发出这种能量,才能引发他人这种内在能量的共振。那时,就会体会到一种因爱的共振而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陶语:还是得回到内在修炼自己。一个能够发光发热的人自然会吸引到同频的人与之共振。
明空:一切都在生命内在的宝藏之中本自具足,我们只需要把它开发出来就可以了。
陶语:对的!
云卷云舒:请问,对于我只是了悟并未实修的人,有什么具体可以实现的建议?
青青: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明空:那就开始实修吧,只有坚持进行实修训练,才能真正改变生命的程序,开启内在生命宝藏之门。
实修,并不意味着只能进行某种宗教仪轨的训练,而是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心性训练,降伏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掌控自己的心。
关于心性训练,儒释道各有其不同的方法,你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某一家,然后系统地学习、实践、训练,并持之以恒。
而且最好是找到自己认可的、能够指导自己修行的老师,按照老师的指导踏踏实实地学习、训练。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也可以以经典为老师。比如,儒家的《大学》《中庸》《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佛家的《金刚经》《坛经》《楞严经》等。
云卷云舒:实修,一定要打坐吗?
青青:实实在在的休养生息才是实修其一吧?
汐暮:我之前理解是,实修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也就是修正自己的心,一言一行。
陶语:也并非必须打坐,如果你能够专心做好一件事,就不一定非得打坐。不过,打坐对身体有好处。
所有的修法都是为了降伏自心。能够对治的就是好方法。
汐暮:要是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仪轨还是很重要的吧。
儒家文化修行,以君子品格修身要求自己,这在我看来就是仪轨。
秋水:谈点我的看法:明白和做到是两回事。明白不过是理上清晰,如果能把道理运用到实践中,用生命来实践真理,那才是真明白。不然,理论不过是一件华丽的袍子,抵挡不了无常的利剑。
汐暮:我们对这个世界是行为的反作用力。财富与爱,都不可能从外面会索取而得到更多。
老子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用生命实践过,并且有了实践后的领悟,才是属于自己的所得,并产生自己的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
明空:如果用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定下来,进入比较深的定静状态,也可以不用打坐。比如有的人用站桩的方式,也很好。
所谓仪轨,其实就是程序,按照仪轨进行训练,即是一遍遍地将仪轨所承载的智慧复印到自己的生命中,复印的次数多了,外在的知识就会内化为内在的智慧。
叶子:我的感觉很简单,每做一件事当心不焦躁焦虑而沉入其中,不再有七七八八的念头来回滚动,所谓的心流状态大约就在炼心了。比如写文,工作,陪娃,念经,每一件事都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同一频道而不是分裂状态,比较清晰地了解这件事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心内充满真实丰满的愉悦,智慧自然渐长。
天高云淡:布施爱,布施点点滴滴的一言一行,会打开狭隘的格局。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就会少很多自卑自怜自傲的心绪。
自身有价值并施之于人和社会,才会有相应的回报。财富不是求来的,是引流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