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珠海的动车上,餐车里,对面坐着三个旅人,互不相识,各自沉默。
快到站时,三人渐渐攀谈起来。
二男一女,年轻女子先发话,意思是下了车是郊外,没有直达拱北口岸的巴士,可否几个人包辆黑车。
我听了也向他们打听起去市区的路。
中年男子一拍大腿,豪爽地说,“走!咱们四个一块拼车!”
那是第一次做拼客,和陌生人一起,毫不犹豫,也没有猜忌,想想那时的果敢,竟有些后怕。
谈好价钱,20元一位。四个人便依次把自己塞进又暗又闷的车厢,感觉就像押送犯人。
面包车颠簸起伏,没有预兆地拐弯、加速、减速....
那年轻女子打电话给同事,又用不太流利的英文问候洋老板。合上手机,与身旁的中年男子亲热地聊天。
听他们聊天才知,他们根本不打算在珠海多作停留。
他们谈论起澳门放纵的夜生活,谈论起疯狂的赌博——有人头天晚上赢了五千万,第二晚便输了双倍。
赌场旁边连排当铺,每天有无数人进进出出....
透过车窗,看着阴郁的天空,有点伤感,
熙熙攘攘的人呵,都是为澳门而来。
对于珠海,他们只是过客,没有人愿意为这个暗淡的城市驻足。
年轻男子看上去很孤独。他穿着红色T恤,落寞地望向窗外。
四个互无关联的旅人,就这样,在未知的旅途中,把信任交付到路上。
从口岸商店出来,沿着海边的情侣路散步,看到最多的景象就是填海造陆。
一台台冷冰冰的机器规律地运作着,轰隆隆作响。
海水呈砖红色,卷着厚重的泥沙,迟迟翻不起浪花。
阶梯护栏简陋粗糙,但很干净,马马虎虎有几分滨海的感觉。
站在礁石上远眺君悦湾,密密麻麻的建筑像一堆金属火柴盒。
这是一个太年轻的城市,年轻得尚未找到自己的风格。
这本是一个悠闲的渔镇,却硬生生被套上钢筋水泥的枷锁。
珠海给人的感觉,像穿着晚礼服的渔家妹,既不明白什么样的礼服适合自己,也不懂的礼服与饰品的搭配,只是任人摆布罢了。
沿海边一直走到野狸岛,岛上有一个小山丘,山路还很清幽,竟与在家时常去的那个小岛有几分相似。
这时觉得有些可笑,自己不远千里跑到中国的南方小城,为了感受一份不一样的风景。
不曾想,在异地又回到原点,就像人的一生,千回百转,每次都以为,这回总该不一样了吧。兜兜转转,终于承认,逃不过最初的那个圈。
那是一缕抹不掉的印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