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参与设计一款产品,例如音箱,那种感觉一定会很美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因为看了《产品三观》这本书里面关于现今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已不再由产品经理、设计部工作人员去构思创意与生产,而是召集一批共同热爱某一款产品的用户,与产品经理、设计人员一起共同设计与创造。
其实不难想象,这么做最终获得最大利益的是商家,但为什么要让用户加入到设计与创造环节中呢?在前几章,有和大家分享过超价值的呈现是从用户共创中获取的。
因为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成长,离不开对市场趋势的判断,离不开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离不开创新的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无论什么时候,用户都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真正的根源与生命力。用户才是场景创造的主体。
企业总说用户才是上帝,要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贾伟说道:”消费者渴望能新手创造自己喜欢的产品,并且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以后的产品将由用户自己来决定,从产品的外观、性能、甚至是定价,都会以用户的需求与建议为导向,真的是想想都兴奋。
但凡参与过产品的共同设计与创造的用户,当这款产品上市,他们必定是这款产品的头号买家与粉丝,因为这款产品相当于是用户的“孩子”,越是参与,越会认同。
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自由,而且还是一个想象力经济崛起的时代。如果一家企业仍然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年代,思维仍旧停留在真正的好产品是要独自打造的观念上,它的未来也就到头了。
虽然每家企业都会设立一个服务部,专门用来处理客户的建议与投诉,但是又有多少企业会重视这个部门所收集的客户意见呢?当他们听到用户抱怨自己产品的不足时,第一反应是为自己辩护,总想用“我感觉”、“我认为”来说服对方,事实上,这种主观创造思维和行为本身就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创造思维。
所有的产品应该要与用户多互动,从“我感觉”、“我认为”转化为“用户感觉”、“用户认为”,因为最终为这款产品卖单的是用户,而不是企业。
总结一下:找到用户深层次的需求,最高效的方法不是去寻找最厉害的设计师、产品经理,而是最大限度地释放用户的主权,把用户群体纳入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让设计师与用户共同设计、共同创造。
这样,用户才会贡献自己深层次的需求与意见,创造出来的产品才会更接近大众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