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正心,近悦远来,超级案例。诚意正心来自于大学,近悦远来来自于论语,超级案例来自于我们每一天的实战。拥有个人品牌影响力的超级个体,无一不是秉持长期价值主义,坚持做好复盘和著书沉淀,进行口碑传播和赋能他人。
用人生致敬梦想,以情怀坚守使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做IP内容有三大要素,真实真诚,持续产出,干湿结合。说一个谎言就要靠100个谎言来掩盖,所以真实和真诚是我们第一需要遵守的原则底线。唯有真实的IP才能让你走得更远和更稳。我的失败,我的缺点,我的沮丧,我的初次经历。写出这些故事需要莫大的勇气。
持续产出有两方面的意义,从用户的视角来看,持续产出是存在感和信任感的体现。从创作者的视角来看,持续产出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不断精进的状态,也是一个贴近用户的正反馈循环。第一有了习惯才可以持续的训练自己。第二,持续产出其实也是在保持状态,特别是保持不断精进的状态。第三持续产出也是一个贴近用户的正反馈循环。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学习机械性的知识是反人性的事情,因此我们做内容一定要干湿结合。所谓干,一般是指认知逻辑框架总结方法论专业名词。这些可以让IP建立起特定领域的权威感,专业感,这个是变现的前提。所谓诗一般是指情绪,故事,笑点,泪点,颜值等,可以让IP建立起丰满鲜活的人设,产生强人格魅力或者鲜明的性格。
我们经常听到的有趣有料是干湿结合,有故事,有干货是干湿结合,有情绪,有逻辑是干湿结合,又催泪又发人深省是干湿结合,明明可以靠脸,但偏偏就要靠才华,也是干湿结合。用一句话来总结,流量就是掺了水的干货。
内容的种类主要有短图文、短视频、直播、长图文、长视频以及中长视频和线下演讲。要学会把一份时间卖N次。一次高质量的连麦、实时的朋友圈素材、回答的问题变为案例库、线下做分享变成演讲稿、放在课程里做素材、直播间里头讲一次、录制短视频再讲一次、写书,真实案例增加信任。
选题库、模板库,抓手库,故事库,结构库、钩子库,成交库,金句库和相册库。
作为小白前期,如果从零开始做抓手库,我们需要做的是去行业内点赞最高的视频总结他的句式,然后去记背不断总结,我们需要掌握好作品数据,才能会快速提升自己。
还要记住一个真理,讲故事永远强于讲道理。观众永远记不住道理,而能记清故事。通过4个黄金圈组建最核心的4f故事。分别是失败,缺点沮丧和初次经历。
定初稿、配图、跟拍等,可以帮IP分担30%-50%的工作量。这样,IP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核心环节上。
我拿自己生产口播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线的案例来给你拆解一下。我有段时间讲创业和商业,把短视频的生产分为7个流程:(1)选题;(2)要点文案;(3)拍摄;(4)剪辑;(5)修改;(6)上传发布;(7)维护评论及互动引流。
在这7个流程中,我和我的内容团队是这么来配合的:
(1)每天上午,会有个内容站会,我的内容助理会挑选最近两周最火的选题给我,由我来决定哪些拍,哪些不拍。
(2)确定之后,我的助理会提供一个他的角度的要点文案,把10多个选题和要点文案发给我,攒一星期,差不多就有了50个选题。然后我每到周末,都专门花一天时间,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回答想好,再整理成要点文案。
(3)再然后,每周挑一个下午,比如我是周四或者周五下午,根据提前准备好的选题和要点文案拍3个小时。
(4)拍完之后,我就把拍摄素材给我的内容助理,他来做好标注,采用哪些,要有什么剪辑效果,然后把素材和剪辑描述发给剪辑人员。(5)剪辑人员做好之后,他会自己先提一遍修改意见,发给我后,我再过一遍。在一开始的磨合阶段,我会提很多修改意见。慢慢地,助理掌握了我的品味之后,他改好的,我基本都能通过。
(6)在我确认了终稿之后,他会自己写好视频标题描述,随后上传发布到我的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账号。
(7)他还要持续跟踪内容数据,观察评论的走势,判断素材要不要豆荚,以及有引流的内容应该及时回复和引流。
这就是一条内容生产线。建设内容生产线的时间是很快的,差不多走几遍就可以。但是要让内容生产线持续运转,IP本人和团队都要做到三个要点,分别是:海量输入、大量输出、反复迭代。记住这三个要诀,从而摸索出一套效率最高、产出最多爆款的生产线。而且,不同IP的内容生产线,甚至同一个IP不同时间的内容生产线,也完全不一样。
IP做内容,不可能全部的内容形式都做,比如今天做一个短视频,明天写一篇文章,后天做一场直播,没有任何章法,效率也很低。所以一定
要工业化,持续输出、团队作业,这样你的内容产出才能高效、持久。
一些IP可以做到每天发六七个短视频,还能经常出千万播放的爆款,这背后凝聚着他们的思考、逻辑,以及超强的执行力,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打造一条“工业化”的内容生产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