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座得名于2500多年、至今没有改变名字的城市,在很多年前,面积是“围城十八里,穿城九里三”,却有着众多大小不等的河流和沟渠。它们给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生命之水的同时,还起着护城河的作用,成都因此也享誉着东方威尼斯之美称。
有上千年历史的西郊河,经历过数次的改变后就是这样的一条河:它由西边上游的二道河与三道河在三洞桥处合流,再与来至北边饮马河的水汇合,直至从十二桥下游流入百花潭南河,这一段总称为西郊河。
七九年,我参加工作的工厂在西郊河边的西安路。那时的西郊河边是一些住家户院子后面的围墙及一些违章搭建破旧的房子 ,河道两边也没有修河堤。我们厂所在的河边那一段东边基本没有路,被制药一厂占据。西边,也就是我们厂的后面有一条烂泥小路,往南,可以通到十二桥路口,往北,可以通到二道桥口子上。西郊河里水很脏,两岸的工厂及住家户的污水都往河里排,走在河边闻到都是臭哄哄的。
八一年七月十三号,成都市涨大水。西郊河两岸的工厂、住家户基本上都被水淹 。我们厂那次也是损失惨重,半个多月都没有开工。八六年后,工厂因生产的需要搬离西郊河边,三十多年来我再也没去过那里。
前年,从报纸上看到成都市政府为了打造“两江抱城 ,宜居水岸”的美丽成都,将对成都市的河流沟渠实施改造。为了再现曾经百水润城的盛景,对西郊河首先实施改造工程。此工程完工后,西郊河将串起杜甫草堂、浣花溪、文化公园、宽窄巷子等成都著名景点。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特意来到离别了三十多年的西郊河边,看到西郊河改造工程已完工。我从十二桥长富新城的那一段往北走,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整齐的河堤,大小各异的白色石头错落有致的堆放在岸边形成一景。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红色的海棠树在河岸边特别引人注目,还有那两米多宽、防滑的亲水人行漫道,沿着绿化带向前伸延,形成木石相映。
改造后的西郊河两岸,春赏海棠,夏观草花,秋看银杏,冬望腊梅。
当走到我工厂原址,昔日的旧模样已不复存在,眼前出现的是一面中国式建筑装饰墙。在二道桥的前面, 看到从西边三洞桥方向一条河水与北边的饮马河水共同汇入西郊河,我站在河边,望着河水,思绪又回到五十多年前的时候,仿佛又看到儿时与小伙伴在此洗衣服、玩水的场景……
在很多年前的成都,特别是西郊,一出通惠门便是阡陌纵横,河渠密布乡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替代了农田,沟渠不是没有了,就是成了臭水沟。政府这次用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对西郊河进行改造和整治,使其成为一条兼具排洪、旅游、观光、休闲的多功能河流。它的完工,是党和政府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不忘初心,为成都市的水环境和市容市貌的改变所做地一项利民工程,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沿河两岸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指数。
但是,对水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工作,并且需要广大市民都积极的参与到爱护河流的行动之中来,让这条千年西濠容光焕发,保持青春,永远美丽,还清流于大海。
作者:蒋玉华
四川省老年大学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八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