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亲自看到和听到了,身边发生了一件事,然后由此又勾起了对以往另外一件事的回忆。这两件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得不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是这样的,单位准备出台一套新的工作制度,其中一位同事私下里就给大家说,这套制度是如何的复杂复,给我们的工作或者是责任,增加了多么大的难度和压力,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制度太难了。但是如果你把他说的这些话给听进心里去,那你就太幼稚了。因为,在后续举行的会议上,领导点名让他就关于近期的工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想象不到他竟然会这么说,“我们单位准备新出台的这个制度,需要我们各位同事,要及时的转换思想,要积极的接受改革,要以全方位全新的面貌来接触新的工作。”这句话一说,给领导的感觉是不是就不一样了,感觉这位同志果然不错,思想觉悟高,工作积极,态度诚恳。而他说的这句话与私下里说的话,可以说完全是两个方面的对立面。当我听到了这句话时,我的心里面也是咔噔的一下,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得曾经有一位家伙,他总是喜欢在你的面前唠叨谁的不是,谁又怎么样了,总之就是不断的吐槽,吐槽工作或者是吐槽别人是如何如何的不好,但是当他当着别人的面时,又是另外一种态度,可以说是极尽说好话之能。
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但是却有不同的说辞与原因,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一个是私下里,一个是公开场合。这个现象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私下里说如何的坏,如何的不好,能够反映出他本人的真实态度,而且他想把他的这种态度通过私下这种方式传染给其他人。而公开的场合又是另外一种态度,他想表达的就是把他这种态度传达给上级领导,不想在领导的面前表现出没有顾全大局的样子。所以就只能通过私下的方式,希望能够让其他同事在领导的面前把他的这种态度,真正的态度反映出来。如果真的有那么几个心直口快的人,不顾一切的在领导的面前表达出来,那就可真的中了他的计谋了。很不幸,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小心就中了别人的计,说了他想说的话。
所以就引出了今天的题目,慎听。慎听不是不听,而是要准确的听,我们要通过听,知道别人真实的态度。既然有听,那么就会有说。慎听之后更要慎言,否则的话,我们就可能是那个两面三刀的人。而至于如何言,言什么,我之前的三思而后言,里面有了一定的解说,这里就不再赘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