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1546/a99929e535ff2616.jpg)
自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去后,这里就停更了。
一是时间确实不够用。每天早出晚归,连看手机的时间都很少。早晨6点左右起床,起来后简单洗漱,先跳半个小时操,再简单吃一个蒸鸡蛋、喝一杯豆浆就出门上班。晚上下班回来已经六点多,再去母亲那,和兄妹几个一起陪她聊聊天、说说话。然后回去洗澡,上床已经十点多。一天的时间很忙很充实,也很疲惫,上床就困的不行,放下手机就睡了。
以前,每次记录都要等到晚上睡觉前,要思考今天要记下什么,还要考虑文笔,虽然也没什么文笔,但还是要构思一下,有时要拖到近十二点才匆匆写几笔,导致时间很晚才睡觉。所以,现在就不想记录了。
二是每日的工作很枯燥乏味,实在没什么可记录的。
今天是读书日,工作地点旁边,有一所文化书屋,工作间隙去溜达一圈,看到许多好书,装帧都很精美,挑了几本满载而归。
好久都没有读纸质书了,快下班时,打开一本野夫的《乡关何处》,先是被柴静写的序,惊艳不已。柴静的文笔简净又直抵人心,能把文字的好,写的极为透彻而精准。
她写到:“我坐在人声鼎沸的地方,看到这里,把筷子搁在碗上,起身走出去了,怕当众放声哭了出来。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野夫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的人都被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他半生所受的苦,多半都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写时也呕心沥血。他说,有时写完在沙发上要躺整整一天,像医生,气力已经用尽。
这样的写作,如同土家祖先的巫术,是要让死者复活,像是一次招魂。”
翻开第一篇《江上的母亲——母亲失踪十年际》,看到开头这一段:“又是江南飞霜的时节了。秋水生凉,寒气渐沉,整整十年了,身寄北国的我,仍是不敢重回那一段冰冷的水城。不敢也不欲去想象我投江失踪的母亲,至今仍暴尸于哪一片月下……”。一下子泪下岑岑,又怕办公室的同事看见,忙拿起纸巾擦拭。
好的文字,就是如此动人心魄,一下子击中到灵魂里去。
下班后,看见天空湛蓝,夕阳璀璨,映照着路边的月见草,心内万分感激。仍有书读,一颗心仍能被文字打动,就不枉费这一生。
贾柯写“没有书籍,没有艺术,没有花朵,人照样活。可为什么?人的泪腺、心脏、嘴角,和屋子,要留位置给书籍。也许,为了在有限的时空里,凭着字符给予的精神翅膀,得以多活几遍,并且活得更见万物,见众生,也更见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1546/b2e34fdeda2ff97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1546/734f946949b81ac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