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读书,也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写字,大概是读书可以与那些大师们面对面的沟通,而写字除了兴趣使然,更多的还是心有不平。文字更能准确表达我的言辞,有些话我说不出口,但乐意写出来,诸如此类,便是我这等人的癖好吧。
韩愈说:不平之鸣,人只有内心要鼓荡时,才会诉诸文字,发乎情,以作抒发宣泄之能,其次,文以载道,便是神圣的赋予其传承发扬大道之使命。私以为,这样的论点的确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初衷。而有些人,是天生就很敏感,情绪很波动,内心世界丰富而矛盾,所以这世上万千事物,风云变化,人情冷暖,都能有所触动,便自然而然的写出来,甚至是不假思索,随心而动的吐出来。
渐渐地,读书很快又细致,不觉枯燥了,渐渐地,写东西让自己能快乐,便是自由的灵魂倾诉。
我反复提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作者专辟一章,写徐宏祖(徐霞客)周游天下的故事,并提出一个观点,什么是成功?便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徐宏祖喜欢游历,并有大志,但与世俗考取功名走入仕途格格不入,但他有个好母亲,知道儿子喜欢什么,于是鼓励他出门。尽管大半生徐宏祖都在路上,风餐露宿,但游历山河增长了见识,并给后世留下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记》,全书我看过,是我见到过写山川之美最丰富最动人心魄的古典游记,更不必说他都是实地踏勘,有极高的地理研究价值。
除此之外,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也提及一些观点,有些人过得痛苦,无论如何努力,都干不出成绩,相较他人,往往相形见绌,郁郁寡欢,不得不说,有些人的确不是这块料,在自己不感兴趣不开窍的地方拼命,实在是一种误区。故而,我觉得总拿自己与他人比较,或者别人总拿自己跟别人比较的时候,不必介怀,更不必入心。李连杰说,当一个人非常了解自己的时候,别人的评价都会显得尤其可笑。
成长是一个过程,没有人会停滞不前,只不过有的人成长的快,有的人成长的慢,有的人立即就能适应,有的人得慢慢来。曾经有个外国诗人,写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里,有的人年少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安安分分,有的人坎坷。但总归各有各的轨迹,用别人的人生轨迹强行来要求自己,我觉得是一件很痛苦又不理智的行为。
成长,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必经之路。不必催,也不必着急。我信奉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见自己是一个人反省的过程,就好比每日正衣冠,见明镜中的皮囊,只有扣问内心,才能打开另一扇门,那个是自己吗?不知道,但只有对的起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度日,便是自在安心。易卜生说:“最期望你能做到真正的、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你觉得天下事只有自己最重要,别人不足想,你要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所以我觉得生活中,那些顾忌别人感受,不得不委屈求全,不得不偏离自己的主线,是得不偿失的。别人的事不足想,不是不关心别人,而是任何人最好不要干预别人,就好比他们要上山看风景,已经有所打算,你偏要说下雨了,不要去,结果人家就是要去赏雨才上山的。所以,我觉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通常会把别人往好处想,尽管天下人有善有恶,但我宁愿去找你的闪光点,而不去计较你的不足。
见众生,我还没有那样有慧根,见自己都格外困难,如何见众生呢?那就推己及人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这件事情或者这种行为自己很厌恶,那别人亦然,所以,见自己如何如何,见众生如何如何,其实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故而,归根结底还是修炼自己。如果这世上人人都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许多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总而言之,布施自己,也给别人布施,尊重自己的意愿,让自己过得好,也是对别人最大的幸福。而所有外在干扰你的痛苦与烦恼,都是微不足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