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漫长的暑假的最后一天,明天很多同学即将迎来新学期新起点。
此时此刻,我坐在书桌前给家里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削铅笔,整理课本,检查文具。原本这些活应该是由他自己完成的,再不济也是在我的督促下让他自己做。
但是今晚出了个突发状况,他在家里玩的时候不小心把头撞在了墙上,额头瞬间鼓出了巨大的包,我们立即带他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说没事才放下心来,此时此刻,他已经在楼上安静地睡着了。
现在的文具真是高级,把铅笔放进洞里手动摇几下就削好了。突然想到自己上学那会的光景来。一年级的事情已经不大记得了,只知道当年报名是个意外。
那一年妈妈带着姐姐去报道,那会还没有打算让我上学。老师看到了我随口问了句说这个小孩不也可以上了吗,我妈这才给我报名,交了学费领了书回去。
至此,我在村里晃荡的日子结束,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那时候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费还没有免,我记得大概交了两百块钱左右,对于当时我家的条件来说,还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
那时候上学不存在接送,小学离家并不远,在村里以前的大队埠那,十分钟不到就可以走到,上下学都是自己走,路上也并不孤单,总有同行的小伙伴。
小学的教室是几排大瓦房,空空大大的,红瓦白墙,水泥地,还有大大的窗户,比我家的草房干净明亮。在里面读了几年书才知道,大瓦房并没有比茅草屋优越多少,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它夏天热冬天冷,而且塑料纸糊的窗户并不结实,刮风下雨的时候,雨还会吹进教室,打湿课桌,风呢,翻乱课本,吹走老师的声声叮嘱。
那时候教室的卫生也完全是同学自己打扫,不像现在,低年级还由老师安排,让家长去学校代为值日。轮到谁,谁吃完午饭上学的时候就得从家里扛一把扫帚带到学校,放在自己课桌底下,放学的时候,等同学都走完,抡起半人高的扫把从最后一排往前扫,扫完地顶着像霜打过的头发往家赶。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让写一件难忘的事。当时具体怎么写的我不大记得了,大意就是有一次我大扫除后,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同学吵架,我上去劝架,最后写了一些感受和心得。
交上去的第二天被老师拿出来当着范文在全班朗读,当时恨不能有个地缝让我钻进去,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尴尬得脚趾头在地面都抠出了三室一厅。
说实话作文写得并不好,我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当作范文在班里读。现在想来,可能是全靠我那些不学无术的同学衬托。
整个小学生涯,我都是老师眼里的听话学生。有一天早上到得早,学校空无一人,竟然想起老一辈人说起学校以前是个乱葬岗,当下就毛骨悚然,缩坐在走廊前双手捂着书包趴在膝盖上眼巴巴地等着校门口出现一个人影。直到盼到第一颗毛茸茸的脑袋跨进大门才定下心来。
有一次上课上着上着脸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小红包,身体发热,老师看到了让我回家去休息。我背起书包,迷迷糊糊地神游似的飘飘荡荡走回了家,回到家家人都在地里干活,我感觉难受就钻进了被窝睡着了,醒了红点子消失了,病也奇迹般好了。
那时候我们学校没几个正儿八经的老师,很多都是代课的,还有几个是初高中学历,现在想来都不可思议。
有一次我代表年级参加镇上的语文学科竞赛,去考试的时候,我那个座位上竟然没有椅子,我当时胆子特别小,不敢举手跟老师说,就那么趴在桌子上写完了试卷。记得有一题问的是鲁迅原名叫什么,我心里窃喜,心想这题我会,老师说过。然后我信心满满地写了“周树仁”三个大字上去。
老师确实是提到了鲁迅原名,但是老师并没有写出来。我心里想着,总不能是那个最简单的“人”,因此自作聪明地写了另外一个“仁”。
后来比赛成绩出来了,我考得不好,六七十分吧。但是记得老师当时还挺满意的,他的原话我不大记得了,大意就是我们村里这样一个教学水平,我能考及格已经不错了。
我在那个小学完整读了五年,毕业后,去了镇上的初中,从那以后,小学就成了我每天放学的必经地而已。每天放学回来,走上五公里,看到那几排大瓦房,我就知道,快到家啦!
后来,听说村里小学学生越来越少,很多都去镇上读书了。前年回老家,路过小学,趴在门口看了一眼,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倒有不少哼哼唧唧的二师兄。
嘿,教室改成了猪圈!听人说那里是承包给了别人,如今是个养猪场了!
我的小学,伴随着“雍圩小学”四个大字的消失而不复存在。我的小学生涯,无趣略带无知又无碍我最终长成为大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高楼林立,富丽堂皇,不仅有大楼,更有大师。衷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小学里,快乐成长,编织美梦,最终长成为一个无惧风雨勇毅前行的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