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节 性格(9)

第二节 性格(9)

作者: 朴实李 | 来源:发表于2021-02-18 20:18 被阅读0次

这些个人借以使自己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取向,构成了他性格的核心。性格可以被定义为:把人之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对固定的)形式,这种心理能量的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为人的行动并不是有先天的本能模式所决定,所以如果人的每一次行动、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慎重地下一番决心,那么,生活就太不稳定了。相反,许多行动都要极其迅速的加以完成,而不容意识的审察。此外,如果所有行为都要得到慎重决定的应允,那么,就会产生许多不协调的行动,而不是与特有功能相容的行动。根据行为主义的思想,人认识到,要以半自动的方式作出反应,就要养成习惯的行动和思想,这些习惯就是条件反射。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之特性及不可改变的、最深层的习惯和意见是性格结构的产物;习惯和意见是特殊的表达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能量通过性格结构而得到诱发。性格体系可以视为人对动物本能器官的替代物。一旦能量在特定的方式中得到诱发,行动就“符合性格”。就伦理学而言,也许并不希望有某种特殊的性格,但它至少许可人的行动相当一致,并使人免除了次次都要作出一个新的慎重之决定的负担。人能够安排与他性格一致的生活方式,从而创造了内在情境与外在情境一定程度上的相融合。而且,性格也有选择人的观念和价值的功能。因为就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观念似乎与他们的情感、愿望、逻辑推论之结果无关,他们感到,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是有他们的思想和判断所确定的,而实际上,他们这时的思想和判断是性格的产物,就像他们的行动是性格的产物一样。这种确定又反过来促使性格结构更稳定,因为它使性格结构显示出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关文章

  • 第二节 性格(9)

    这些个人借以使自己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取向,构成了他性格的核心。性格可以被定义为:把人之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

  • 第二节幼儿性格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幼儿性格的发展特点 一、性格的概述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性格(8)

    这里所提出的性格理论与弗洛伊德性格理论的主要区别是,性格的根本基础并不在各种类型的里比多中,而是在特殊的人与世界的...

  • 第二节 性格(15)

    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我们也能识别这种人。他们的特征是,紧闭嘴唇,以手势代表全部态度。接受型的态度似乎是诱人的...

  • 第二节 性格(14)

    (3)囤积取向 接受型和剥削型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即二者都期望从外界获得东西,而囤积取向与此有本质的区别。具有这种...

  • 第二节 性格(12)

    他们不仅依赖权威以获得知识和帮助,而且还依赖一般人在任何方面的支持。当他们孤身一人时,他们便感到茫无所措,因为没有...

  • 第二节 性格(10)

    性格不仅使人的行动前后一致,并“合乎理性”,它也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儿童的性格模式是在其父母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

  • 第二节 性格(7)

    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相一致,心理分析理论的进步产生了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不是以孤立的个体之观念为基础,而是以...

  • 第二节 性格(13)

    (2)剥削取向 剥削取向具有和接受取向一样的基本前提:一切好的都源于外界,人不管想要什么,都得到外界去寻求,人自己...

  • 第二节 性格(11)

    下面所要分析的非生产性取向,不同于生产性取向。必须注意,这些概念是“理想类型”,而不是对某一特定个体之性格的描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节 性格(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vn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