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196504/61840259f5d929eb.jpeg)
现在很少吃豆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去那些年吃得太多了。
童年少年,很长时间里,豆角都是我们家午餐的必选菜。
在没有大棚菜的年代,经常出现在我们家的餐桌上的就是自家菜园里种的菜。
自家种菜的好处是可以吃到无污染绿色蔬菜,一年到头的蔬菜不重样儿。
不好的地方就是:什么蔬菜刚下来就吃什么菜,什么菜长得快吃什么菜就多。
夏天黄瓜疯长的时候,家里就顿顿拌黄瓜,一顿接一顿吃得我们倒胃,后来看见黄瓜都反胃,直到黄瓜不结了,才结束了吃黄瓜的痛苦经历。
有些蔬菜季节很短,比如油菜,没吃几天就吃不着了。有些蔬菜季节却很长,比如豆角,可以从夏天一直吃到秋天。
豆角有很多种,我们经常做菜吃的跟现在市场上卖的“白不老”“豆角王”形状很像,圆滚滚的身材,像人穿了一件小衣服撑得衣服都快破了,只是颜色没有那么白,略微泛一点青色。
几乎每年种菜,父母都要种这种豆角,最初在村外的菜园里种,后来在小院的空地上种,每年这都是我们家必种的菜,我也一直吃了很多年。
一到夏天,就见父亲拿了一大把枝枝叉叉插在菜地里,还在上面用绳子扎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为豆角搭架,好让长大的豆角秧苗顺着树枝爬到高处乘凉。
匍匐在地上的豆角秧苗好像懂得父亲的用意,长大后顺着豆角架就爬了上去,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已经架起一片葱茏。并在疏密有致的叶子中间开了一朵朵小花,花朵开着开着,就结出了一根根豆角。
一片葱茏的豆角架里,有的地方开着不起眼的小花,有的地方垂着一根根豆角,谁也不争,谁也不急,互不干扰,各忙各的。
豆角渐渐长大,等到长到两根指头那么长的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吃了,我们家的餐桌也进入了豆角时代。
这种豆角无论外皮还是里面的豆粒都能做菜,因为豆角皮很厚实,里面又有豆子,这种豆角不适合炒菜,更适合炖菜。
我们通常把豆角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和其他菜一起做成大锅菜或者炖熟了做吃面条的菜卤。
青豆角和拽面条是最好的搭配,把豆角和土豆等菜一起熬熟了,配上肉或者鸡蛋,吃拽面的时候浇到面上,在我们看来就是一顿美餐。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96504/f6945bb3e8aa5e2e.jpg)
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刚跨进家门,就闻到了豆角菜卤的味道,不用问我就知道中午一定是拽面,心里马上高兴起来了。
不知道吃了多少顿豆角拽面,却百吃不厌,那股熟悉的味道已经成为我记忆中家的味道,永远不变的午餐味道。
除了做菜的豆角,每年母亲都要在地里种上几十株豇豆,常常和其他庄稼一起种在山坡的田里,等到秋天摘棉花的时候,豆角也成熟了。
种这种豆角主要是为了里面的豆子,除了把豆角晒干剥出里面的豆子熬粥外,母亲还把一些豇豆整个儿晒成干豆角,这样就可以储存很久。
到了没有豆角的冬天,母亲就把晒干的豇豆浸泡在温水里面,中午吃拽面时,把晒干的豇豆切成段和其他菜熬成菜卤。
第一次在菜卤里吃到晒干后的豇豆,竟然感到很惊喜,晒干后再泡软的豇豆角吃在嘴里柔韧有嚼头,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可能是阳光留下的味道。
看着我们吃得很香的样子,母亲颇为得意地说:“看吧,这个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外面哪里能买到?”
读红楼看到刘姥姥二进贾府,给贾府上下带来一片欢声笑语的同时,自己也满载而归,临走时平儿叮嘱她:“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葫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来些就是了。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些个。别的一概不要,别罔费了心。”看来富贵人家也稀罕这口。
读到这里,一时令我想起小时候吃过的干豆角,母亲去世后,到现在都没有再吃到这种带着阳光味道的干豆角。真想念啊!
除了这些,豆角种类还有很多,各地称呼略有不同。
比如用来做麻酱豆角的长豆角,因为不是从小吃的那种豆角,有一种不喜欢的味道,至今都不喜欢吃。
还有爬满墙头的扁豆角,切了炒熟可以佐粥或者配面,也是我喜欢的一种豆角。
不管哪一种豆角,都有自己的拥趸,就像什么样的偶像都有自己的粉丝。如果找到适合的烹饪方法,每种豆角都有最好的味道。
只是,人的口味很固执也很恋旧,从小养成的口味很难改变,就是吃遍了天下的豆角,还是最喜欢那一款豆角。
2022-11-20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96504/fbfbdf699915d28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