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食物也分阴阳,真是这样吗?
中医理论告诉我们吃饭也是很有讲究的,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这都是有说头的。吃对了,身体舒服,百病不生,吃不对,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人们天天都在吃饭,但真正懂得家常便饭养生智慧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家常便饭很普通,但其实对于会吃的人来说,家吃饭是养生大餐。
中医提倡“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那我们有没有可能一劳永逸地学会搭配烹调食物呢?有。那就是给食物分阴阳,利用食物的阴阳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也就是平常说的,用食物代替药物来调整身体。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也非常重视生活的质量,因此各类的养生之道,让人目不暇接,无奈之下,有人就盲目跟风,今天听说红枣长寿,就大把大把地嚼红枣,明天听说阿胶补血,就天天吃阿胶。可问题是,再好的东西,也需要看是不是适合你的体质,还得要看你怎么吃,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就拿红枣来说,它能补血,可同时也能生湿热,痰湿体质的人会越吃越胖,如果你直接吃生枣,吃多了会伤牙,齿为肾之标,伤牙就是伤肾,肾伤了还能长寿吗?
咱们平常吃的东西那么多,什么症状吃什么,什么季节应该吃什么,什么人应该吃什么,还有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合适,这些问题都需要弄清楚,这听起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那么越是复杂的事情,我们就应该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梳理清楚,而这种办法也是把食物分阴阳。
在人体与食物的关系中,人体为阳,食物为阴,也就是说,阳为生命。阴为维持生命的营养,只有人体有了营养,才有获得快乐的动力。
传统的养生观念都强调:“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因为食物属阴,需阳气才能转换为能量,白天属阳,是一天中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吃什么都好消化。
夜晚属阴,是人体阴气旺,阳气弱之时,吃下的东西不易消化,那自然会变成废物在体内堆积起来。
怎样知道自己的阳气足与不足呢?可以从这三方面观察:
第一、你的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阳气会逐渐减少。
第二、你的运动量
运动量少的人,阳气一定不足。
第三、是否怕冷
越是怕冷,身体的阳气越不足。
例如,冬天了,很多养生理论告诉说,多吃营养丰富的阴性食物,就是因为冬天天时属阴,您的阳气藏于体内,相对旺盛,这时就需要多吃阴性食物来平衡,而夏天天时属阳,人体的阳气都浮在身体表面,体内阳气盛,所以,喜欢吃些清淡之食。
另外,现在人们压力大,时常加班,有不少人喜欢睡前吃东西,美其名曰:宵夜。中国有句老话说,这叫“压脚床”,就是说这时间吃下的东西,不但不能给人增加营养,反而会给床增加负担,“过午不食”的说法,是有些道理的。
总之,你体内的阳气是你身体的本钱,你能吃多少,吃什么,都取决于你的这个“本钱”有多少,不顾自己的“本钱”盲目的吃喝,慢些疾病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你这么看待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