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中,有一课讲的是“能从十三岁看老的品质”,上面说人的大脑有一个区域,叫做“腹侧纹状体”,这个区域负责大脑的奖励系统,能在某些情景下给我们带来愉悦感。从青春期——也就是差不多十三岁的时候开始——腹侧纹状体给的奖励,重点偏向于社交领域。也就是说,从十三岁开始,我们对同辈人的重视,就超过了对父母的重视。家长会明显感觉到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说什么,他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他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越来越不在乎你说的东西。而且有时候大人说什么,他们可能还要故意反着干。说不定还会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抽烟、喝酒、偷东西,就为了让自己在同学中间看起来很“酷”。
我今年已虚岁12岁了,虽然在妈妈眼里一直都是乖宝宝,但对一些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像抽烟、喝酒、偷东西这些事我是绝对不会做的,更不会和妈妈对着干,但是在玩网游这个事情上我们母子俩屡次起了冲突,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正方(我)的观点:
1、有时候作业多,压力大,玩会儿游戏放松一下。
2、游戏还会增强孩子的耐心和恒心,加强横向思维,而且能提高他们在压力下的有效决策能力和勇于承担风险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全面禁止网游对网瘾患者没有任何作用,只会让他们的欲望更强烈。
4、男孩谁不玩游戏,现在班级里男生聊的大部分事情都和游戏有关,玩游戏可以让人更好的融入集体,否则你就out 啦。
反方(妈妈)的观点:
1.严重影响学习,虽然只允许玩一个小时,但其他时间大脑也没闲着,一直在琢磨游戏的事情。
2.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的盯着电脑,损害视力。
3.偷偷拿妈妈手机扫码充值,不止一次,屡教不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屡次撒谎,为了玩游戏,谎说作业已做完。
妈妈在发现我第一次偷偷充值之后,二话没说直接给了我一顿胖揍,屁股肿了好几天。并严重警告以后绝对不许玩!可越不让玩心里越痒痒,于是我们俩就经常上“猫捉老鼠”的游戏。妈妈趁做饭的空隙都要蹑手蹑脚神不知鬼不觉地的从门缝里监视我。严防死堵丝毫没有减弱我对游戏的热情,反而使我玩的欲望更加强烈。以后我一逮到机会就玩,不放弃一分一秒。如果不小心让妈妈抓了现行,少不了又是一顿鞋底。而且我和妈妈之间的沟通也少了,她不能听到我说“游戏”两个字,听到之后马上黑脸,气氛立即尴尬。保准马上给我布置一大堆课外作业,取消周末出门放松的计划,并给我严重口头警告。
这种情况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一直持续了半年,直到暑假时在妈妈的鼓励下加入了007,一周一篇作文的任务使我不得不大量增加课外知识,妈妈也给我订阅了精英日课和心理学课程,并和我一起学习。万维钢老师讲的十三岁的现象让我和妈妈同时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学会平心静气的沟通和交流。说出各自的想法,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要求。最后我和妈妈和平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妈妈允许我小学毕业考试后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但是六年级这一年一定要全力以赴。我虽然答应的有点不情愿但是想想还是得以学习为重,妈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在生活中磨合,在磨合中成长,我想不光是我的成长,也是妈妈的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思考,在思考沟通中更好的成长。这或许是我此刻关于成长中的思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