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近流行慢成长,《少年,不需要那么懂,也不需要那么急》,说要放慢成长的脚步,要慢慢体会人生百味。对于就业,也流行一种叫”间隔年“的东西,就是大学毕业以后可以不急着工作,可以到各处先流浪,或者旅行或者在国外游学,到想回来就业的时候再开始工作。
然而慢慢体会成长却不是寒门弟子所能承受的,少年时期的一类人,你可以称之为“书呆子”,他们一心埋头苦读,从来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除了锻炼身体和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很少参与,他们放假时不会和朋友一起嗨,不会没事看看演唱会,和朋友过生日的什么。他们的人生仿佛只有学习,我曾经也鄙视过他们的成长方式,他们的成长一定少了很多乐趣,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早恋。但那真的是
20岁出头,家庭背景好的孩子完全可以不用先考虑干什么,但是对于寒门子弟他必须马上工作,因为大学毕业他可能要马上还清助学贷款,要供弟弟妹妹读书,要供养家中的父母,根本没有时间间隔。
有资格慢成长的人都是家里早已提供良好的背景,中产阶级的孩子可以慢慢走,慢慢体会人生的各种经历,有各种感悟,可以不必为了一个试卷的成绩而挑灯夜战,不必为了挣点小钱就没完没了加班,不必为了一个小职位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他们除了自己,背后还有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
寒门少年总要先生存而后谈生活。你的高中时代,可以谈恋爱,但是如果你把谈恋爱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上一个985,那完全是不一样的以后。在大学的校园里,你可以什么都不参加,就在学校的图书馆看看书,陶冶情操;但是如果你积极参加各种学生会,社团,参加社会时实践,和形形色色的人斗智斗勇,拼命学习,拿奖学金你就可以在将来的就业上有更大的选择权。
中国的社会从来就没有阶级固化,即使是封建时代你依然可以通过科举逆袭,两千年前古人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为我们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我们只能靠自己不停歇的脚步去追赶那些走在我们前面的人。在我们改变命运的时候我们必然要作出一些牺牲,可能我们的青春没有别人那么丰富多彩,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美好的体验,但是这是成长的必须经历的阵痛。
在社会上我们依然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和那些中产阶级的孩子走得一样快。在职场上,好多中产阶级的孩子可能会”鄙视“寒门子弟做那种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的小事,对领导毕恭毕敬,为领导是从的态度。但是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这是他打开工作局面最好的方法,每一个领导都是希望自己的下属听话且勤快。这是除了工作成绩以外寒门子弟唯一的资本,唯一可以和别人比较的东西。
因为一切只能靠自己,所以寒门子弟读书的时候一切目的就是考上最好的大学,读最高的学位,在不断追求中提高自己,工作就是要挣做多的钱,爬上最高的职位。一切无欲则刚的理论对于寒门子弟都是扯淡,一定要强烈的求胜欲望,既然做就是拼尽全力做到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