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不起的我》第15节——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了不起的我》第15节——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作者: 华姐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3-07 11:24 被阅读0次

    学习了防御型思维的前两种形式是僵固思维和应该思维。本节的内容是第三种防御型思维——绝对化思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过一个实验。

    塞利格曼是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他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他在学术界成名,是从研究狗是怎么得抑郁症开始的。

    他把两群狗赶到A和B两个笼子里,并给笼子通电。A笼子和B笼子用一根铁杆接通,所以两个笼子的狗都经受了一样的电击。区别仅在于,A笼子里有切断电源的杠杆,而B笼子没有。

    被电击很痛苦,所以狗在就笼子里跑来跑去找办法。A笼子里的狗很快学会了通过按杠杆切断电源,而B笼子里的狗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着A笼子里的狗切断电源。

    然后,他把这两群狗分别放到C笼子里。C笼子并没有杠杆,但是很矮,狗只要奋力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当给C笼子通电时,原来A笼子里的狗很快就学会了从C笼子里跳出来,而原来B笼子里的狗却趴在笼子里,呜呜地经受着电击,一动不动。

    为什么B笼子里的狗经受了电击,就不动了呢?可是A笼子里的狗和B笼子里的狗,之前受的电击是一样的,为什么A笼子里的狗就会不断尝试跳出笼子呢?

    答案是,B笼子里的狗不仅受了电击,而且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电击下形成的这种信念,让B笼子里的狗放弃了挣扎。对B笼子里狗的表现,塞利格曼创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

    其实人也经常陷入这种习得性无助中。比如:

    工作压力会让我们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工作进度了,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宕机了。

    失恋也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也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好的爱情了。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背后,我们也经常想“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的表现。

    “绝对化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呢?

    这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每次遇到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很危险,一接触,就会触发我们应激性的情绪反应。

    所以为了避免接触这些创伤性事件,我们把危险抽象化,在内心里树起警示牌,来标定不要轻易靠近的危险区域。

    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

    有句话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也是“绝对化思维”的表现,防御范围从“蛇”到了“井绳”,思维方式的绝对化可见一斑。

    这种对挫折的绝对化,也是悲观思维的本质。塞利格曼提出,悲观思维会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所谓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举个例子,假如最近公司业务繁忙,经常需要加班,你当然很不爽。你会怎么理解这件事呢?你可以跟自己说:最近工作很忙,也可以跟自己说:这个工作总是没完没了。

    注意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前一种说法是把工作忙限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这也意味着,过一段时间可能会不一样,给变化留下了空间。

    后一种说法是这工作没完没了,它给这种状态的时间判断是永久的。把一件事情永久化后,就会看不到变化的希望,自然就会悲观沮丧。

    时间上的永久化,也体现在我们形容自己或者别人身上。

    假如因为经常加班,导致你这段时间很疲惫,那么你既可以跟自己说,“我状态不好,我累了”,也可以说,“我很没用,我完了”。

    “累了”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它其实是隐含解决方案的。你累了,那你休息一下也许就好了。可是如果“你完了”,这是一个永久性的判断,那就没有变化的可能了。

    这种永久化也会体现在对他人的判断上。

    在海贤老师的咨询室里,吵架的夫妻经常爱说的口语是,“你总是这样,你总是那样”。

    比如,妻子会指责丈夫,“你总是只想着自己,你总是每天不回家”。丈夫就会回应,“我哪有每天不回家,我只是偶尔一两天有应酬而已,而你呢,你总是这样大惊小怪、无理取闹”。

    “总是”就是一种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这时候,我就会问他们,有例外吗?有没有丈夫早回家的时候,或者妻子也是体贴你的时候?如果有,就不能说“总是”了。

    用“有时候”代替“总是”,“你总是不回家”和“你有时候不回家”,后一句指责的味道是不是少了很多?

    ✔所谓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如果有人对我不公平,那就是这个世界对我都不公平。

    ✔所谓的人格化,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因为我的错让这些坏事发生。

    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这是一种常有的心理反应。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电影片段,主角遇到了倒霉的事,他就会对着天空喊:“老天爷,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

    这就是一种人格化。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这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却让我们陷入了不必要的内疚和自责。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就像那只得抑郁症的狗,明明轻轻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它却再也不敢尝试了。如果生活是一条河,绝对化思维让生活变成了无源之水。这是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

    绝对化思维的表现还有:有些领导给下属贴标签,认为你就是**样的人;老师给学生贴标签,不努力学习的,数理化逻辑差的等等。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贴标签的危害之大无法想象。特别是学生时代老师贴的负面标签,可能会造成一生负面、不自信的结果。

    三种防御型思维: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看似不同,其实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不会单独发生,而是混合在我们身上发生,对此,需要有清醒的认知,并时刻保持对自己行为的洞察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不起的我》第15节——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bs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