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真实来源于感受

真实来源于感受

作者: de8fa8877095 | 来源:发表于2018-02-23 16:59 被阅读16次

真实来自于自己的感受,如果展现全部带来不舒适,那么伪装即真实。

刻意的真实是对自己认识的不深刻和对他人的强求。

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能知道,不需要理解,也不用自我否认。

同样,我们不是别人,每个人只能感知自己,觉察自己,没有能力去推测和评价他人。

所以不评判,想法不是行为,评判带来虚假的满足或痛苦,带来各种矛盾以及心理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真实的,想要活的舒服,就要接纳全部的自己,首先得了解全部的自己,包括感知潜意识。

我们活着,感受自己的感受,即使难过,愤怒,自卑源于他人的评价,但内心感受来自于自己主观意识的加工。

当我看见一个杯子,我会有用它喝水的念头,或者将它摔碎的想法。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结果是喝水,摔碎,还是走开呢?这才影响到我的生活。

感受产生驱动力,发生的事,存在的个体,如何去看待,取决于自己。

再谈谈在意,在意别人的评价,表扬或者批评,学校的赏罚机制,父母,同学关系,不是别人在左右你,是自己的感受看法产生结果。

人生要活出个什么姿态呢?该怎样就怎样,最好的状态是“顺其自然”——怎么舒服怎么来,假如难受更加让你好受,那为什么要强求乐观?如果自卑带来安全感,那么我为什么要逼着自己站在人群面前?如果名利带给我最大的满足,那我为什么压抑自己的欲望?

真实来源于你本身的感受,而不真实来源于强求。

但如果现状是糟糕的,我难道不改变,强求知足吗?

“顺其自然”的后一句叫做“为所当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做什么现在就去做吧。

改变始于接纳,只有面对现实,接纳现状,才能改变糟糕的当下或者自身的不足。

心态上接纳,而如果不满足的话,就付诸行动,当下便去努力吧!

以让自己舒适作为评价生活的标准的话,怎么活的更好,就要学会感知自己的想法,甚至潜意识,追随感受的来源,是原生家庭?童年时期某一件事情?

有因必有果,现在处事的三观和行为,源于童年时,乃至婴儿时期的看见和感知。而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往往投射到我们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中。

另外,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行为,言语以及情绪,很大程度造成现在我们情绪的模式,处事方式。(详细的之前的文章提到过,之后也会涉及)

真实,需要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想法,如何去行动,与旁人无关。

只有当拥有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你才会发现生活很充实,生命很丰盛;哪怕身处低谷,失意痛苦,也绝不会绝望。把握了自己情绪的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就有浑身的能量驱使你去行动,克服阻碍。

如果许个愿,我希望余生能够舒适,活出它该有的样子。

相关文章

  • 真实来源于感受

    真实来自于自己的感受,如果展现全部带来不舒适,那么伪装即真实。 刻意的真实是对自己认识的不深刻和对他人的强求。 自...

  • 感受真实

    如果你想让一个人真正把保护环境放在人生首要位置,你该如何去做? 冬天渐渐来临,空气污染、雾霾的问题好像又平息了一段...

  • 感受真实

    这段时间不知是怎么了,疾病一直困扰我,感冒嗓子疼,头痛,仿佛疾病看准了我,不想离开我了,反反复复的伴我左右,它很真...

  • 感受真实

    晚上十一点,家里终于安静下来,多亏了邻居的抗议,儿子朝我哭嚷了有半个小时。 我在床上躺着,发现他坐在地上玩椅子上的...

  • day13每天进步一点点

    ……因为……(更能得到帮助),清楚明确直接真实的表达(而非命令式语句),我们的感受纯粹来源于自己的想法,孩子只是那...

  • 信仰的追求

    信仰的追求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所有认知都来源于真实生活,即使有巨量的现存知识,那也是来源于他人的真实生活。 虽然...

  • 怪骨头:“轻慢的浮躁。”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黄吟卿思 1. 我极少探索关于内心的真实感受,具体的感受究竟如何似乎更多的来源于看见、听见、想...

  • 智慧来源于感受

    慈爱的刘珅宏恩师宋姜华恩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谢谢您们,我爱您们!您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大家...

  • 最好的写作,源于真实的你

    我突然发现,写作灵感来源于真实的自己。 当一个人顺着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去写时,文字就会像泉水一样,不断地涌出来。...

  • 真实的活着

    真实的活着 比什么都重要 感受活着,感受真实 体验真实的活着 真实的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实来源于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bx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