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继续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在《新朋友和新敌人》一章,作者晒出了王阳明的《瘗旅文》。我立即抄录下来,并反复阅读。
虽说是500年前的文章,但读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晦涩难懂。
时间是正德四年,也是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的第三个年头;地点是龙场土苗家;人物是从京城来的一个吏目,带着他的儿子和仆人;事件是这三个人在到达龙场后的两天里相继死去;为了避免三名死者暴尸荒野,王阳明带领他的两个随从将这三人埋葬了。
假如让我来写,就会这样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最后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
我大胆地猜想,也许事实上,这位吏目以及他的一子一仆,并非是作者描述的那样的顺序依次死去的,而是作者为了渲染悲怆的色调故意这样安排的。
先是薄午(近午)时分,吏目死了,旁边两人在哭得很伤心;其次是傍晚时分,坡下又死了一人,剩下一人坐在旁边叹息;最后是第二天,又有人来说,看到坡下堆了三具尸体。这样描写不仅画面感清晰,而且在情感表达上层层推进。
王阳明与这三人素昧平生,为什么要如此“呜呼伤哉”?而且作者没有直接说将其埋葬。如果一笔带过,也就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王阳明先是通过带领两名随从,拿着畚箕和铁锹,前去埋葬三名死者。谁知,两名随从面露难色,这时引出阳明先生的话“唉,我和你们,本像他们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叫“物伤其类”。王阳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悼文了?记得上中学时,语文课上,老师经常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那么,王阳明写《瘗旅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呢?
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王阳明以兵部主事的身份上疏弹劾宦官刘瑾,以解救戴铣,结果反遭陷害,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靠投江诈死才逃脱刘瑾的追杀,之后又漂流至海,途经福建,历经艰辛,九死一生,好容易才来到龙场,所以当他看到吏目三人客死赴任途中,联系自己的遭遇,触类伤怀,写此悼文。
与一般的悼文不一样,王阳明不仅抒发了对吏目之死的悲悯之心和自己被贬异域的凄苦哀伤之情,更能以“达观随寓”的心态坚强地面对生活。
南宋青城山隐士安子顺曾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如果安子顺出生于王阳明之后,他一定会加上一句:“读王伯安《瘗旅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仁。”
《瘗旅文》(一) 《瘗旅文》(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