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文学史上,现代文学划分的标准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起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到后来反帝反封建,在一整个历史长河里,那时段,外国文学的翻译之风也一时兴起。初中也涉及过莫泊桑,却没有现在这么深刻,读了几篇莫泊桑的著名的短篇小说,不得不叹服莫泊桑先生对于短篇小说的运筹帷幄。
莫泊桑师承福楼拜,以《羊脂球》一文闻名,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作品也多见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几篇著名的小说大多也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写出了法国士兵的节节败退,普鲁士兵对于法国国民的迫害。
不得不提的是《羊脂球》,描述了一个法国妓女为了解救被德国军官扣留在小客店中的法国旅客,不得不忍受屈辱。一为精神上的迫害,牺牲自己,去愉悦残害国家的刽子手;二位肉体上的迫害。然而结果又是如何呢,反而遭到那几个由此而脱险的旅客的鄙视,极为讽刺的谴责了绅士们的自私和伪善,和修女们道貌岸然的虚伪。可以说,从人性方面,这篇文章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伪善的人们的嘴脸和对于国家生死存亡却不关心的冷漠上层人士。
《我的叔叔于勒》想必我们不陌生,一对小资产夫妇对亲兄弟的势力态度,表现资本主义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谴责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莫泊桑笔下出现了很多平凡小人物u,他对待这些人都是客观的,既讴歌了一批刚正不阿的人民形象,比如《西蒙的爸爸》(铁匠菲利普,一个充满力量和阳刚之气的男子汉形象);也讽刺了当时虚荣爱财,贪婪伪善的小市民,比如《骑马》。
还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项链》,讲述的是一位美梦没有破碎的小妇人,一方面崇拜金钱奢侈品,一方面无奈丈夫只是一个小公务员的事实,一次丈夫特意为小妇人拿来上层社会的一张请柬,为了这个舞会,她精心打扮,并且从友人那里借来了一条项链,在舞会上大出风头,结果项链遗失,夫妻二人用了十年时间才将项链的钱还清,十年时间,从小妇人成为真正的“妇人”,家务活和邻居吵架,生活琐事将美丽的人变得越来越臃肿,讽刺的是,十年后得知真相,友人所借的项链不过是不值钱的假冒品。极大程度上的反差,却深深的烙印在胸口。
很多时候,书本里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其中蕴含的哲理、主人公的人生就是我们借鉴的例子。从《项链》就该知道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的代价太多沉重,一味的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还不如踏踏实实的一步步来。从鲁迅中,不仅能看出当时国人的麻木和悲哀,对于我们现实也有教育意义,同一个阿Q,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释。在沈从文笔下,我也认识到了自然纯朴的人民,也有口是心非的《八骏图》。对于经典小说,不要求大量泛读,一段时间中的那么几本甚至几篇,都能让人受益无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3579438/301e40f1d0ac0a9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