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比放手来得更容易,更直接;而放手,真的要做到,很难。
这几天还是儿子爸爸稳住了,他坚定不催他上学的事情,只有自己想去,那才是有效的。
昨天,我所在的学校被上级部门要求停课了。暂时预定是在家上网课一个星期。经过两天,明显感到了家长的焦虑和学生们的网课状态。已经到了上课时间,每个班都有好十来个学生没有进来。而作业呢,一门学科一门科学的小管家布置,炸向家长群。备课组的统一的作业,到了我任教的班级,被我砍了一半。我想,即使布置了,能真正认真完成的恐怕不到一半,另外一半学生家长肯定是无可奈何的,何必增加他们负担。算了,也不差这几周学习。
学生的放手也还容易做到,只要不跟平行班比成绩就行。到学校上学了再来落实,初中这点知识总有办法的。
而儿子这一关,真正完全放手,还是很艰难,尤其时刻做到镇定自若,毕竟高考不到70天了,他还没有拿起过书本。因为上网课,母子又同在屋檐下,大白天看他躺床上,睡到下午四点,也真的是想去做点什么。能做什么呢?喊醒了,也同样是拿着手机玩,还不如随他睡。只是自己内心那番斗争,难熬!
有时真的想不明白: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哪怕因为健康码的原因不能去学校,如果真的要考学,在家自学复习,也实在是有条件的。现在网络方便,很多复习网课既便宜又优质,可他好像是有学习障碍般,课本堆在书架上一年了,都没有再去摸过。这是要参加高考的样子吗?
老公说:“做好不去上学、不去考试的最坏打算。以后所有的决定,都要他自动自愿。”
想去年,也是这个时间上了一个月学,四月份在家差不多休了一个月。为了让他至少能学一点,请了两个学科的一对一老师,钱是花了,心思也花了,真正的效果呢?也许得到了一点高考分数,但是失去的更多,剥夺了他自己的内驱力,剥夺了他自己负责的勇气。以至于复读,仍没有改观和进步。一直以来都是推着他,催着他在走。是该看清本质的时候了。
孟迁告诫说:收回自己的心灵主权,你是自由的,你的快乐和幸福不是孩子能给的。同时把孩子的主权还给他,不要总是当妈妈,而是把孩子当家里的客人。
这些日子,时常感到内外交困,有时又还是能通过各种方式,安住自己。
唉,还是自己的心没有安住吧。
那天在潭柘寺,将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循环听了几十遍。用的是儿子的qq绿钻,这几天,儿子反复播放的也是这首歌。我们是何其的相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