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之书留下了太多的空白,试图让我们在空白之处找到我们想要的。
再次回到原点,我会想一个问题:大学试图让我们明白什么?带着问题我想到了《大学》里面写了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理想在于让我们彰显一个人光明的德行,最终让我们达到完美的目标,止于至善。
那么大学的目的达到了吗?很显然是没有达到的,现在我们更多的人只是追求利,而很少追求善与美,即使我们很多人确实在追求,中途总会被打断。
知止而后有定,《大学》里面的经典话语。,知道了目标就会引发确定的志向。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人们总是想着很舒适就能得到更多,还总是对外宣传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走向更美好的人生。似乎答案和他们的心理完全是矛盾对立的,Y君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有想法责任感很强,但每次问他怎么规划的,想不想为家里承担一些事情,Y君总是很兴奋的没有问题,关键是他永远不知道如何去行动,这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
他也明白不行动,无法解决现在遇到的难题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舒服地去解决遇到的难题。如何去解决其实他也是知道的,其实这也不是他的错,只是他的底层逻辑没有那么清晰罢了,总是觉得工具可以帮他应对一个难题,但工具不去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想让它产生多大的效果,我们也是能够想象的到的。
毫无疑问,这是思维不更新带给我们的难题。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得到APP里面有很多人买了大把课程,总是想象着这些课程能够让他们的人生获得很好的转变,关键是你没有付出你的精力,没有进行长期的训练,怎么可能会有好的效果,恐怕最大的效果不过是短时期让我们有一个认知,当然这个认知也是无法持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