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浮浮才是人生的常态。
就像波形线,有起有伏,有高有低。
那天看一个视频,介绍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提到过去的很多高官重臣,身居高位以后,就有些忘乎所以,忘记,自己所谓位置之上,还会有更高位者。
好吧,浮起得太高,太久,就会有人有事,给你按下头去,沉下去。
其实,这个理念,在很多方面都是通用的。
为人处事,可能和某个人相处很好,然后就忽略尺度了,这时候,人际关系上,可能就是有些浮起来了。说不定某天,一时不查,就会因为虚浮着,就会关系被打击到,沉到湖底。
学习考试,更是如此了,为什么总是有人,平时学习挺好,考试很好,但是,就有些关键时候,会滑铁卢。
也就是,可能学习得过程中,一直感觉或者反馈比较好,容易浮起来,好吧,无根之水,就是根基不稳,也就很容易沉下去。
我们现在每天的日更也是一样,也是需要时时提一提,拽一拽自己心理的那个绳子,不远不近,就是一直在自己的可控范围,才能保证每天准时准点保质保量完成。
原来有一天,我就卡点没卡好,就忘记了打卡,即使只是几分钟,也是没有做到。
后来,我就调整了自己的时间安排,这一段时间,就都每天基本都能早上就完成。
也许就是一段时间完成的都比较合规,且安全。这不,又浮起来了,昨天发完文,群里报完字数,竟然就忘记了在表格中填写数字,晚上,睡醒了,一看群里,有人没打卡,然后我又被艾特,哎,真是,我自己在夜色中的房间内,笑了出来。
这一下,浮起来的,又沉了下去。
这是好事,如果在某方面,总有人能够给你警醒,让你在浮起的时候,能给你拽一拽,那你就能很好的很快的,恢复到安全区间。
否则,就很容易,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会沉到底。
就如同明朝那些事儿里面介绍的那些高位者,不就是缺了这样的一股拽力么。
浮起来空中,越浮越高,慢慢的,就看不到听不到任何声音,等到被一击即中的时候,就直接掉落下来,沉到底。
如果有一股力能托住或者拉住,有沉有浮,放平心态,才能走的更远更久。
这方面的鼻祖,毫无疑问的,就是咱们的男神,苏东坡,他这一生,高高低低,沉沉浮浮,很多次,最后,流芳千古,成了一块丰碑。
这方面的想法在这次的备考过程中也很有感触,比如说某一段时间做题的状态就特别不好,错误率特别高,我愿意称之为沉到了谷底,那当然状态就会受到打折,这时候才能让自己沉下心来认真的去复习去看,换来自己的提高。
又或者某些时候做题的状态就特别好,一直做得很好。然后自己就会有一些浮起来的状态,觉得自己好像觉得还行了,这个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打击,能让自己看到清楚的现实,做题这个事儿它是有随机性的,有的时候你可能遇到的都是你会做的,也有有时候可能遇到的都是你不会做的考试是更随机,你永远无法预料,你做的题目是什么样子的?学无止境,真正能学到特别扎实的还是少数。一知半解或者学的模棱两可的,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的都是你会的,那必然分高遇到的正好是你都有疑惑的,那必然的分就低。
老公问我,你天天做天天看,感觉有用没啊?感觉都整的有点焦虑了呢,当然了像这种白天上班通过晚上或者早上估计是的,这样学习本身就是一直半解的形式更多,那更不能生气,只有把自己一知半解的尽量的在50分的情况下增加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到70分才能够增加自己通过的概率。
浮浮沉沉才是人生的常态,也能够让自己更加的脚踏实地,挺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