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欣,下次座位要让给那种很小很小抱在手里的......”
后面的内容由于车内环境太嘈杂,把那位母亲的声音盖了过去。
命令式的口吻,自以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在公交车上喊着女儿的全名,不容一丝质疑,压迫感,铺面而来。
她小小的女儿,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站在后车厢,扶着椅子上的把手,头埋的低低的,没有吭声。
“饭盒拿回来了没有?”
沉默...
“又忘了?家里那么多饭盒全被你带去学校了,每次都忘了带回来。家里没有饭盒了,我看你怎么带,干脆别吃,饿死算了,什么时候把饭盒带回来什么时候吃”
恶狠狠的,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说的话。
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做了母亲,被各种生活的琐碎耗尽耐心的情况下,会不会在孩子又一次忘记把饭盒带回来那一刻爆发,忘记她只是一个孩子?忘记母亲该有的温柔体贴?
孩子的眼睛湿湿的,看了一圈四周,周围并没有投来好事的目光,大家都在埋头看着自己手机。
扶着扶手的手紧了紧,没有吭声。
“不要站在那个位置,会摔,你不记得上次那个姐姐了吗?等下我推你下去,让你不摔也摔,长个记性!”
......
短短的几站,却说了一路,小朋友自始至终都没有发出声音,默默承受着,仿佛司空见惯。
是否养育就自然而然的拥有了高高在上的权利,孩子天生就是被拿来批判的,可以在公共场合,大声喊着名字,没有一丝平等尊严可言。
那样压迫的训诫难道对孩子来说,不是一种心灵创伤吗?
父母的爱,难道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现吗?还是说,爱只是给这种形式的语言暴力一个借口。
请给孩子温柔的爱,不要用爱包裹着獠牙。
(回家坐公交车看到一对母女产生的一点小想法,当下情感炽烈,好多话想说,好多感悟,可是睡了一觉在提笔写时,好多感觉和想法都不见了,尤其是前面花大量笔墨情景再现,残留的感想更是一滴不剩了,以后有什么感悟一定要勤快一点,立马写出来,才不会越写到后面越像挤牙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