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不喜欢周星驰拍的电影。觉得那简直是无聊、无耻,是用下流来换取低俗的笑声。但自从读了一些有关周星驰电影的解读,才对这个影坛怪才有所了解。周星驰虽不是什么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但是他却常常在电影中用搞笑、夸张的故事,反讽的手法来阐释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话题。
这不,他前一段时间指导的电影《西游降魔篇》就涉及到有关人性,教育学方面的话题。
一、个个都是好乖乖
《西游降魔篇》可以说是《西游记》“外传”,讲的是陈玄奘如何收服他的三个徒弟,一起踏上取经之路的故事。
在故事中,无独有偶,不管是前沙僧,前八戒,还是前悟空,都是“坏人”,一个个都是无恶不做,顽劣难教的“坏学生”。前沙僧在水边专门吃人,前八戒在自己开的黑店里为非作歹,屠害生灵。而那个被佛祖封在洞中的孙悟空,不也谎话连篇,见了美女就调情吗?
他们都不是好学生。
但是,他们也曾经个个都是好乖乖。当化为水怪的前沙僧被抛到岸上的时候,镜头里出现的是一个全身赤裸的年轻人。他是那么单纯,那么善良,没有一丝一毫凶恶的样子。前沙僧曾是一个热心助人而被人误解的人。他曾在水边救助一个小孩而被当成人贩子打死,因此他死后化为水怪来报复这里的人们。前八戒虽然长得丑,但是很痴情,很爱他的老婆,结果却被他老婆和奸夫合谋而用钉耙害死。这便是他后来在黑店里害人的原因。而被化去魔性的悟空不也在电影的最后,在一个晴空万里、碧草如茵的野外抱着玄奘的腿亲切地叫着师傅,并甘愿接受金箍的约束吗?
他们都是好小孩,只不过是意外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的性格发生了扭曲。他们失去了内心的真善美,表现出来的全是假丑恶。但这并不代表在他们的内心里没有真善美的种子。同样,我们身边的无数“坏人”“坏学生”只不过也与故事中的前沙僧他们相同。“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的性情发生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坏人”其实都是不幸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他们没有得到应有关怀和爱,没有得到应有理解和善意,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的人生才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们或变得粗暴,或变得自私,或变得蛮横,或变得不可理喻……
实际上,在凶狠的表象之后隐藏着一颗颗受伤的心。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与故事中的这些“妖魔”相对应的是影片中有两位驱魔人。一位是陈玄奘,一位是段小姐。两位驱魔人其实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面对我们身边的“坏人”“坏孩子”,两位驱魔人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陈玄奘,他坚信这些妖魔的内心还是有善念的,只不过是一时受到遮蔽而已。他要做的工作是唤醒这些坏人内心的善。当前沙僧,那个水怪被抛在岸上的时候,他驱魔的方法很特别,就是拿出音乐播放器,打开《儿歌三百首》,像母亲呼唤还没有回家的孩子一样,唱起了歌谣。这里,颇有象征意味的是他的驱魔工具——《儿歌三百首》。这是一部儿歌总集。他相信这些童年的歌谣里有着一切善良的种子,他相信唱着这些童年歌谣的每一个儿童都是善良的。所谓的坏人,只不过是暂时将童年的美好和善良遗忘了而已,驱魔的首要任务就是使他们再回到童年,再变成小孩子。老子不是说过“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吗?人的一生就是要常使自己的心灵处于童年状态,使自己的人生永远像儿童一样单纯和透明。
当陈玄奘深情地唱起儿歌的时候,在岸上的水怪明显是受不了了。最后,他狠狠地反击,狠揍驱魔人。这意味着,一个“坏人”的改变是痛苦的。打破自己,重新做人往往是会产生巨痛的。而召回“坏人”内心善良的方法也会常常失败,不可能一时奏效。但是在故事的最后,当陈玄奘带着这三个徒弟一起踏上西去之路的时候,故事则告诉我们最终能“降魔”的却必是此法。
与陈玄奘的驱魔方式相对应的是段小姐的驱魔方式。当陈玄奘虔诚地打开包裹唱起儿童的时候,段小姐则是用拳头来降服这一个个妖魔。她三拳两脚就可以将水怪制服,赢得周围群众的阵阵掌声。
是的,采用惩罚和打压的方式是收效最快的方法。教室里的“坏孩子”,社会上的“坏人”犯错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惩罚,打压,立竿见影,收效奇快。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的潜在危险是什么呢?天残脚,空虚公子等人对付前悟空时,孙悟空说了几句颇有意味的话。一是“和我比禽兽”,一是“你的脚踩到钉子上了”。这意味着,当我们以暴制暴时,如果对方比我们更残暴,我们就没招了。段小姐可以顺顺当当地收服水边的前沙僧,但是对付那个猪刚鬣不就捉襟见肘了吗?
当我们用打压的方式来对付身边的“坏人”时,那些比我们更弱的,我们可以轻易制服。而那些较我们强大的,我们不也是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吗?在段小姐收服猪刚鬣的时候,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还记得否?那就是当段小姐用无定飞环勒住猪刚鬣的脖子时,她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时要收服猪妖,就要用嘴将猪妖的元神吸出来。而且这一方法,陈玄奘在无意中一试,果然奏效。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在编导看来,对付这类“坏人”硬拼硬打是不行的,用嘴对嘴的方法,也就是“吻”——爱的方法才能将其制服。我们姑且不论,爱的方法是不是就是唯一的法宝。但起码在影片中,故事认为打压的方法是不行的。而他对如何收服这些“坏人”的答复就是:吻——爱。
三、成人成己,要别人幸福,自己先要幸福
故事中的陈玄奘是大乘佛法的传人。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普渡众生为主要目标,而后者则偏重于自度度己。当以大乘佛法传人自居的陈玄奘一心将普渡众生做为自己人生目标和信条时,却不愿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亲手斩断在他看来属于小爱的儿女之情。在他看来,要实现普渡众生的大爱,就要割舍儿女之情的小爱。这两者是水火不容的。这便是他一直拒绝段小姐对他主动求爱的原因。
而在故事的最后,当段小姐为了救他而丧生的时候,他才勇敢地吐露了自己对于段小姐的深爱之情,并主动摘下段小姐手上的无定飞环将它戴在自己的手指上。也就在此时,奇迹出现了那个曾因在水边无法拯救更多的人而痛哭流涕的小玄奘竟然成佛了。原来师傅说的“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么一点点呀。
要拯救别人,让别人得到幸福,自己首先要幸福。没有自己的幸福,如何能使别人得到幸福?你不会说出你自己不理解的话,你也不可能做出你自己不会的事。成人成己。要使别人幸福,自己首先要感到幸福。要使别人幸福完整,自己先要幸福完整。要想照亮别人,先要自己发光。
总之,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一个好人一样,他的“好”总是多方面的。同样,看《西游降魔篇》,我们还可以得到其它的启示。如关于成长,关于信仰等。这些内容不是这么一篇小小的文字可以容纳得下的。而这一切,先需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解读。还是那句话,你不可能做出你自身不会的事,你也不可能在一部电影中读出你自身不存在的东西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