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好鱼需要科学,特别是系统思维能力,其中鱼漂的选择和运用,就跟现代战争中使用雷达一样,雷达功能的优劣是一个方面,雷达的使用同样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可见鱼漂对于钓鱼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聊聊决定鱼漂功能的一个小方面——漂身的形状和体积对鱼漂功用的影响。
漂身的形状和大小会对鱼漂的吃铅量、到位速度、顿口明显度、复位速度、灵敏度等五个维度构成非常显著的作用,基本上就已经影响到鱼漂的绝大部分功能和对应鱼种,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这样说的意思是,通过观察鱼漂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用在什么场合钓什么鱼,至于鱼漂漂尾、漂脚的长短粗细变化,只不过是对鱼漂漂身附带的上述功能的加强或减弱,不起到主要作用。我们现在来具体谈谈不同漂身形状和大小的鱼漂附带的功能。
鱼漂漂身有三种重要参数会影响到鱼漂性能,其一,漂身长度;其二、漂身直径;其三、漂身体积,目前基本上以吃铅量代替,当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大体相当。
从漂身长度来说,一般漂身长度与漂身直径之间比例越大的鱼漂,这种鱼漂呈现出细长型,这种鱼漂往往翻身快,到位速度快,复位也快,鱼漂整体表现灵敏。这类鱼漂适合用来钓深水,钓快鱼,用在底层钓大鱼,也可用在有小鱼闹窝时快速通过小鱼聚集的中上层水域迅速到达底窝。
水阻小,鱼漂到位快,适合钓大鱼,钓底层鱼,可有效躲避中上层小杂鱼干扰
漂身长度与漂身直径之间比例越小的鱼漂,这种鱼漂的典型是大肚漂型。这类漂因为横截面积大,在鱼漂下落过程中,水阻也大,鱼摄食之后,水阻同样大,鱼松口后,上浮时阻力也大,在这种局面之下,在有鱼摄食时,整支鱼漂呈现出清晰的顿口特点,对于喜欢抓顿口的钓友,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当然,也是因为水阻大的特点,这类鱼漂在下落过程中,速度会显得比较迟缓,有利于抓截口,在鱼情比较好的情况下,是非常理想的漂型。
水阻大,到位慢,适合钓截口,顿口明显放大,适合抓截口
鱼漂的另外一个参数,鱼漂体积,理论上相同材质的鱼漂,体积越大的漂在水中产生的浮力也越大,反之,体积越小的鱼漂,在水中产生的浮力也越小,浮力对应的也就是吃铅量的多少。很多钓友也知道,抛开鱼漂的形状,吃铅量大的鱼漂,因为铅坠重量大,在入水下沉的过程中,往往速度会更快,更容易实现带动鱼漂翻身速度快,到位的速度快,同时鱼儿在摄食的时候,因为打破鱼漂与铅坠之间平衡需要的力量大,这类吃铅量大的鱼漂,往往可以起到过滤掉小杂鱼以及微小信号的作用,所以吃铅量大的鱼漂有利于钓大鱼、钓深水鱼、钓快鱼,当然如果结合上述漂身的长度与直径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会对漂身长度与漂身直径形成的鱼漂相关性能起到加持作用。
举例来说:吃铅量大的鱼漂,而且还是漂身长度与漂身直径之间比例大的鱼漂,那么这类鱼漂在入水之后,鱼漂翻身速度,到位速度都会异常快速,对于避开小杂鱼会更加有力,也更加有利于钓快鱼,钓大鱼,使用在深水中钓鱼也会更加合适。
吃铅量1.2g小漂,到位快翻身快,信号灵敏,适合冬钓,钓滑口鱼
上述鱼漂的反面,也就是漂身长度与漂身直径之比小,而且吃铅量也小的鱼漂,本身铅坠小,在水中下落速度慢,加上水阻也大,这也加大了鱼漂在水中下落速慢,形成鱼漂翻身慢,下落速度更慢的特点,这种鱼漂更加适合抓截口,在有截口的水域中使用,会更加出色。
好了,基本上说明白了漂身形状与吃铅量是如何影响鱼漂性能的,钓友们在选择鱼漂和使用鱼漂的过程中,又是怎样一样状况呢?说说你的故事,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