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300年前,真正一曲成名的那位诗人究竟是谁?

1300年前,真正一曲成名的那位诗人究竟是谁?

作者: 策划人文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0:05 被阅读0次

看完这个标题,我们选出来三个选项:张若虚、崔护、张继。

我们来评一评,谁才是那个真正做到一曲成名的诗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首《春江花月夜》出自张若虚之手。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是闻一多先生对这首诗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可谓高到了极致。《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

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

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

不仅寒山寺因为这首诗闻名于后世,还有一首歌因为这首歌而红遍全国大江南北。影响力跨度上千年,太厉害了。

大家觉得张若虚、崔护、张继三人,谁的诗歌才是真正的“一曲成名”?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00年前,真正一曲成名的那位诗人究竟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kz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