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作者: 天光云影长寿花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22:44 被阅读0次

美艳的泸沽湖之行结束了,也差不多到了晚餐的时候了,导游说连续几天的旅游团餐大家都没有吃好,于是把我们送到他的摩梭朋友小智的饭店,他要请我们好好的吃一顿。这个小智家实在是豪华,富有特点的二层小楼雕梁画栋,气派无比;招待客人的房间宽敞整洁,9张方桌摆放整齐,每桌四面的每个条凳都可以坐3个人。桌子上摆放着摩梭人自酿的2种酒。这种酒度数不高,扎西导游让大家每人斟上了一小杯;很快,各种热炒凉拌的菜就摆满了一大桌——烤鸡,鱼炖豆腐,鸭子汤,还有炸花生仁素炒青菜等各种家常菜,最为稀奇的是,摩梭人所特有的据说有药疗作用的树皮菜,和感觉油润透明的猪膘肉。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菜上的差不多了,在扎西导游的邀请下,小智给我们唱歌助兴,大家举杯饮酒,跟着小智一起学说摩梭人的祝福语,唱摩梭人的吉祥歌,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在摩梭人家,主要的工作类型,一是过去捕捞打鱼现在载客游湖的船家;二是匠家,摩梭人住房都是木材建筑,生活中银器应用广泛,所以木匠银匠是技术工种;三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兴盛的酒家店家。在此之外,有农耕者,有摩梭人独特歌舞的表演者。

吃过晚饭,入住在摩梭人的酒店木林森酒家,放好行李,我们就搭伴前往这个小镇的一个大大的庭院里,这里应该是小镇专门以摩梭人的歌舞招待游客的地方。还没进大院,音箱里放出的音乐声就已经提前给你预热,鼓动起你的热情,来到门口,音乐声谈笑声响成一片;放眼望去只见中间已经架好了篝火晚会所用的木材,围成圈的前后三层的塑料凳上已经坐上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我们几个找了空位坐下。将近7点半时,凳子上坐满了游客,许多没有座位的就站在外围。摩梭人身着漂亮的摩梭服饰,已经都集聚在了中间的场地上准备好了表演。摩梭人能歌善舞,较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蹈、美丽的舞蹈。摩梭人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摩梭人的音乐,除了丧葬词,一般来说,都是比较高亢豪放的,而摩梭舞蹈,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摩梭舞蹈色彩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有句俗话说,是摩梭人就会跳七十二种舞,说明摩梭人的舞蹈种类是丰富的。

7点半,点燃了篝火,开始了歌舞表演:有笛子独奏,有男声合唱,也有男女对唱,与此同时,大家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跳着舞。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和着歌声,随着节拍,歌舞像有魔力般,把大家的情绪都带动了起来,表演者尽情的歌舞,观看者也都跃跃欲试了。于是,表演的摩梭朋友邀请观看的游客一起随着音乐跳舞,大家就在在篝火边唱唱跳跳。被激情鼓舞的我们也兴致勃勃的要加入到这歌舞的队伍里。因为拙笨,我们得先观看摩梭朋友的舞步,然后试着模仿;因为拙笨,几步下来,我们就乱了步法,和拉手在一起的人撞了脸,差了步,所以以大笑化解尴尬,又因为错误不断,再加上兴奋不已,大家也就大笑不止,以至于嗓子都发干了。就这样跳着,笑着,说着,还得随着围成圆圈的队伍不停地转着,一会儿的光景,就气喘吁吁,腿软了,汗流了,嗓子冒烟了,赶紧脱手在圈外休息一会儿。但欢快的歌舞,喜庆的氛围,又使你身不由己的再次加入到牵手歌舞的队伍中去,接着跳呀,唱呀,笑呀,喊呀,直到累到体力不支。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2个小时很快过去,篝火晚会结束了,我们回到摩梭人的酒店木林森酒家休息。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我们乘坐了摩梭人的猪槽船,享受了摩梭人的美餐,欣赏并参与了摩梭人的歌舞,入住过摩梭人的酒店,最后我们将要去做摩梭家访,见识他们的银器之精美。

摩梭家访是我们这次团游在云南的最后一站,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了摩挲人村庄,穿着兰花白裙的摩梭女人索拉卓玛已经在村口迎接我们。

在下车前,导游又一次强调了到少数民族摩梭人家里,一定要尊重摩梭人的风俗,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本就小心翼翼的我们,简直有点如履薄冰了。所以,这个索拉卓玛在村口接到我们给我们讲的注意事项,我们是打起了12分的精神,认真听讲,用心记住,恐怕有所遗漏。亦步亦趋随着卓玛进了村子,来到卓玛家里。首先站在院子里环视摩梭人的房屋布局:四合院形式,配上柴房、围墙,就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这在摩梭人叫做木楞房。分别有祖母屋、经堂、花楼和草楼(畜厩)四部分,中间为大院坝,大门朝东开。

房屋中最显眼的是高高的二层楼,即花楼,这是两层木楼房,多呈转角楼,据说楼上分隔成2-4个单独的小房间,家庭中凡建立了走婚关系的成年女性,每人均可分得一间,是家庭中成年女性的卧室。楼上每柱前面,上有吊柱,下有立柱,都是经过雕刻,柱的两边配有雕花,楼柱雕饰多样,或配以花窗式木雕,颇为美观。卓玛说在外面可以拍照留念,于是我们听从指挥,留下了这些独特的图片。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在华美绚丽的花楼对面有几间平房。中间一间门外摆放着去除了所有内脏和瘦肉的只剩下肥肉的猪,卓玛说这个肥猪肉里面塞满了中草药,可以久放而不坏。据说,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晾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晾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摩挲人家

在平房最东面一间,卓玛说这个房间是祖母屋,是摩梭人家最神圣的所在。进入房间绝对不能踩门槛,否则就是对摩梭人的大不敬,同时,进入房间不允许拍照,因为祖母屋里供奉着他们的神灵。这个祖母屋是家庭成员聚集、用餐、炊煮、议事、举行重大仪式和接待客人的场所。人生礼仪诞生礼、成丁礼、娶嫁婚者的“仕布突”礼、葬礼,以及消除口舌是非的“夺巴拉”仪式,祈祝家庭平安吉祥的“齐尔补”仪式,人身除秽仪式和撵鬼仪式等都在祖母屋举行,并作为老人和小孩夜间睡房。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墙壁上还会用深色油漆涂抹,颜色有黄有红,非常耀眼。

大家小心翼翼的依次进到屋里,按照卓玛的吩咐围着火炉坐定,开始听卓玛接着介绍摩挲人的习俗。摩梭人保留着的母系社会,至今还实行以感情为唯一基础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在摩梭人中,母亲的权威最高,因此被称为“女儿国”。在摩梭家庭,由家中年纪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亲主持家政,全家每个人的收入都交给她,由她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过年前一个月,主持家政的妇女就要为全家每人买新衣裤,每人至少一套。摩梭人在13岁以前,不论男女都穿长衫,少男剃光头,少女则留小辫、佩戴彩珠。到13岁举行成年礼后,便改变服饰。摩梭孩子长到13岁时,家人依俗要为之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到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柱下,女孩站在右边柱下,左脚踩着猪原肉,右脚踩着粮食口袋,象征今后吃用不尽。女孩由母亲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百榴裙(据说这个百褶裙共有360个折,代表着母亲对女儿的祝福,360天,每天都平安),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为其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锡等饰物。男孩则由舅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腰带,佩上腰刀。13岁成人礼后,就有资格参与走婚了。

走婚是云南和四川的少数民族摩梭人的独特婚姻方式,摩梭人是母系社会,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婚姻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在当地,只要是选定了阿夏,交换了手镯一类的定情信物后,就不能和其他人约会了,二人的关系变得稳定。摩梭人通常是面水而居,所住房屋全部用木材垒筑而成,因此到了晚上,男性就纷纷通过爬墙进入女孩的房间,一大早又准时离开,(如果走的晚被家族长辈看见,是极其不礼貌的)女孩家族里的其他人都不知道他是谁,这就是摩梭人的“走婚”。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

有人说摩梭人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满月后孩子的“阿日”(意为奶奶)背着猪肉、拦着羊、提着鸡及小孩的生活日用品,还要带着送给祖母、母亲、舅舅的礼物来看孩子;等到生下孩子满百天之后,女方家族会正式和男子认亲,这时候男子可以从正门进入。

但是,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他们从小最亲近的人依然是妈妈和舅舅,而父亲反而不重要。在这个大家庭里,无论是谁的孩子都会被全体成员精心呵护,因此他们也会称呼母亲的姐妹为“妈妈”,称呼自己的生父为“舅舅”。即便知道了他是孩子的父亲,不过他还是被视作外人,到了白天还得回自己家,毕竟他也是其他孩子的亲舅舅。所以父子和父女关系虽然比较疏远,但也不至于说连自己爸爸是谁也不知道。

在听卓玛介绍时,有游客朋友登上供奉神位前面,想要坐在那里,卓玛立刻大声制止。于是卓玛介绍说,在祖母屋,有些地方是不允许就坐或窥探的,像神堂前的地方,一般人是不能坐的,那是请来的神僧才能坐的地方。而生死门,据说产妇在生孩子的时候是要在里面生的,生完孩子呆够7天才可以出来。如果人死了之后,尸体也是要包成孩子的样子放在里面。意思就是生从此门,死从此门,所以叫做生死门。所以,这道门只有在孩子出生时或人将死之时才可以打开,平时是不能随意打开这道门的。

此外,卓玛说,摩梭人的春节和朝山节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7月25日,永宁地区的摩梭人都会身着盛装自发前往格姆女神山朝拜,因此也被称为“转山节”。这个节日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绝佳的相识机会,遇到心仪的对象就会一起跳舞,那时只需要双方互勾手心,即男子在女孩手心扣3下,如果女孩中意男孩,回扣3下,就表示彼此有意可以约会了,二人就可以成为“阿夏”。

介绍了摩梭人这些独特民俗之后,卓玛重点推介摩梭人生活中的养生知识和重要的预防凭借——银器,我们已经知道了云南是雪花银的产地,卓玛的隆重介绍使我们更是对雪花银心向往之。于是,当卓玛掀开盖在一个条形长案上的黑布的时候,游客们都纷纷围坐在了四旁,举起银碗银壶看看,拿起手镯项链戴戴,拿着银梳梳梳头,围上银腰带晃一晃腰。很快,刷卡的,扫码的,现钞的,纷纷挑选购买。在这种氛围里,我的购买欲再次升起,只是囊肿羞涩,就买了一个银勺,以期达到银离子带来的保健作用。

摩挲人家

独特民俗的限制,很多地方和情景不能拍照,比如祖母屋内的布局摆设,比如摩梭人家的至高无上穿着标识身份的蓝色百褶裙的老祖母,(老祖母认为拍照会把人的灵魂吸走)所以,词不达意时就不能借助图片加以补充,还是有些遗憾。

相关文章

  • 摩挲人家

    美艳的泸沽湖之行结束了,也差不多到了晚餐的时候了,导游说连续几天的旅游团餐大家都没有吃好,于是把我们送到他的摩梭朋...

  • 摩挲

    我甚至 不知道 这两个字眼的意思 我只知道 双眼在打架 摩挲着眼皮 生疼 不是树影的婆娑 脑子里的废柴 燃烧之后 ...

  • 《摩挲》

    一刹那的感受是美好的 可时间淡化着就忘掉了 于是我将它写进诗里 这样来年再读 品尝那时间发酵过的美好 让我浅浅一笑...

  • 摩挲大地

    ——《文化苦旅》 我遇见余先生,大概是在一个秋意渐浓的薄暮,...

  • 摩挲偏方

    刮痧:用白酒白开水和银器刮痧治颈椎病 不要用牛角 三高:五根生:葱一节 老姜2-3片 独头蒜 艾叶 蛋白(煮鸡蛋后...

  • 《摩挲大地》

    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亲近。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 摩挲乡愁

    文/墨子 几十年了 这里的雪对我而言形同虚设 如那条出嫁那天走过的路 一直陌生 摩挲乡愁 捡拾一倾风撕碎的雪花 岁...

  • 摩挲语文

    初冬时节,我们一行八人来到了古都安阳,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双核素养视角下’的‘教’与‘学’育人方法引领暨名...

  • 摩挲岁月

    三天小长假,儿子回来了,我满心欢喜!那是我的心头肉,那是我的羽绒服,儿子回来了,做好吃的是必不可少的,三天里做了火...

  • 摩挲的浅笑

    “我们之间有点心灵相通,但还不到那种程度。” K先生似乎很疲惫,语气显得有点漫不经心,却又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摩挲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ntoctx.html